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讲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3/27 分别纳入11项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n=17666)、6组预选高血糖患者(n=12221)和1组疑似糖尿病的患者(n=8382)进行再分析,旨在评估诊断性变化对糖尿病患病率和确诊为糖尿病的选择的影响2 DECODE研究 DECODA研究 西方人群 东西方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比例存在差异 1.The DECODE study group. Lancet. 1999;354:617-21. 2.DECODA Study Group. Diabetologia 2000;43(12):1470-1475 东方人群 单纯空腹血糖升高:FPG ≥7.0 2h-PPG<11.1 单纯餐后血糖升高:FPG < 7.0 2h-PPG ≥11.1 空腹及餐后血糖同时升高:FPG ≥7.0 2h-PPG≥11.1 纳入13项欧洲前瞻性队列研究,男性18048例,女性7316例,年龄≥30岁,平均随访时间7.3年。旨在评估比较ADA空腹血糖标准和WHO2h餐后血糖标准与死亡率的相关性1 2021/3/27 * 从饮食着手,管理餐后血糖 改变饮食结构 减少碳水化合物,尤其是高GI食物的摄入 改变进餐方式 通过改变进餐方式,减少饮食对餐后血糖的影响 2021/3/27 * 2013年中国指南建议:低GI食物有利于血糖控制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7;6(7):447-498. 低血糖指数食物有利于血糖控制 2021/3/27 * 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 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的餐后血糖 蔡永兰等.中国医药指南.2012,9;10(26):478-479. 治疗后餐后血糖值(mmol/L) 纳入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入院时血糖均在10-24.6mmol/L,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两组的性别、血糖、糖尿病史无差异。除降糖药物治疗外,观察组饮食计划指导由专业护士负责,针对个人做出详细食谱,并请临床营养师指导协作;对照组不做饮食计划指导,随访1个月 两组相比,P<0.05 个体化饮食方案:根据患者身高计算标准体质量,标准体质量(Kg)=身高(cm)-105。以患者168cm为例,休息时的热卡为25-30千卡/每天为例计算,每日总热量是(168-104)×25=1700千卡/每天,碳水化合物占60%。则每天主食包括1-2个鸡蛋,馒头250g,牛奶500g,瘦肉50g,蔬菜500g。三餐根据1/5、2/5、2/5分配,同类食品可根据食品交换法互换。 2021/3/27 * 膳食结构对个体化营养治疗的影响 低碳水化合物 膳食 限制能量 低脂肪膳食 地中海膳食 糖尿病最佳的膳食结构(集中体现在宏量营养素的最佳比例)现实中不太可能存在 多用于设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及控制体重 2021/3/27 * 新增内容: 糖尿病营养康复新方法 碳水化合物计数法 推荐意见 推荐 证据 1.1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碳水化合物计数法进行MNT具有更佳的灵活性,易用性、简单性 C 队列研究 2.碳水化合物计数法短期和长期应用有助于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血糖控制,减少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用量 B 队列研究,RCT研究 3.碳水化合物计数法长期应用有助于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A RCT研究 餐前负荷(Pre-load) 推荐意见 推荐 证据 1.餐前负荷法有助于短期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 B 交叉对照研究 2.以蛋白质为基础的餐前负荷法有助于胰岛素作用,并增加肠道多肽,包括GLP-1、GIP的释放,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降低食欲,控制体重 C 对照研究 2021/3/27 * 为什么要预进餐? 预进餐经科学验证可以: 减少不健康的简单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加速胰岛素和 GLP-1 使血糖稳定在较低水平 增加满足感和饱腹感 减小食量 预进餐的主要功效主要与低GI特性和来自理想蛋白源的高蛋白含量有关。 其在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肥胖和代谢综合症等方面的功效已被临床证明。 与在正餐中食用乳清和不食用乳清相比较,用乳清作为饭前30分钟的预进餐,延缓了胃排空(A), 降低了餐后血糖水平(B) 并加速了胰岛素和GLP-1的释放(C, D) (p0,05 A-D) Diabetes Care 32:1600–1602, 2009 餐前负荷理论的临床支持 2021/3/27 * 不同药物治疗方式对于营养康复的影响 注射胰岛素按餐次及数量调整胰岛素 二甲双胍的影响:维生素B12缺乏 阿卡波糖的影响:碳水化合物的数与质 GLP-1及类似物的影响:控制食欲调节结构 2021/3/27 * 新增内容:临床治疗与营养 二甲双胍 推荐意见 推荐级别 证据 1.长期应用二甲双胍增加维生素B12缺乏患病风险,推荐长期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