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观课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观课报告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观课报告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异国风情”为主题,目的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 当我打开侯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研修视频,当我沉醉在美丽的异国风光,沉浸在崇高的人生境界里时,我深深被侯老师精妙的教学设计,和谐的教学氛围所感染。 一、教材理解清晰透彻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着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短文。文中作者先点明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非常爱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四五十年以后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它不同于一般写景风情类文章,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让我们读后既开阔眼界,又回味无穷,同时受到思想启迪。 二、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年段教学要求,以及本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侯老师准确地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课文中优美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了解德国风景与民俗的特点。 (2)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朗读,课后搜集资料等,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3)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 其中教学重、难点确定为:了解德国的风景和民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教育。 三、语言文字训练扎实有效 侯老师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教学“脊梁”一词,教师先引导学生说出词的本意,再让学生结合文中的意思理解花的“脊梁”是指“花朵的枝干和叶子;而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理解,教师则通过课文插图先让学生直观去感受,再重点理解“花团锦簇的“锦”指的是花的颜色美丽。“团”和“ 簇”是花很多很挤的意思。之后再对这个词做一个整体的理解。另外教师还通过让学生想象来帮助理解词意,如:你看到这样的画面,你还想到了什么这样既对词语加深了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注重朗读训练的指导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了解德国的风景和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而受到人文教育”又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时,教师运用自由读、指名读、齐声读、示范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绘声绘色地读,整个课堂上回荡着琅琅的读书声。教师还教给学生多种读书方法,如:自由读把握主要内容,默读思考、快速浏览提取重要信息,品读理解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尤其是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段落进行品读时,更是让孩子们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真正调动学生的朗读激情,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侯老师处理重点段第三自然段非常成功、非常完美。如:(1)让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看看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是怎样理解的(2)让学生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4)让学生在品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通过这样几个来回,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步步到位,对异国风情的感受一步步加深,朗读的情感一步步得以升华。 五、注重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侯老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前课后对资料的搜集与整理。(1)课前鼓励学生运用多种途径查阅有关德国的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风情民俗有个初步的感受,对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有所了解,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2)课后作业中鼓励学生查阅季羡林先生写的《谈人生》、《留德十年》等作品,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阅读感悟,更深入地走进作者季羡林。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六、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侯老师能让学生尽情体验异国他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奇丽景色,感受德国这个民族特有的风情,并体会“自己的花让别人看”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意境,进而将文章主题升华为“我为人人是奉献美”和“人人为我是收获美”的情感哲理。为进一步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教师还

文档评论(0)

186****6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创文件收藏中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