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设备故障率-最新资料.docx

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设备故障率-最新资料.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化生产工艺 降低设备故障率 、改造方案 由固定溜槽给料改为电磁振动给料装置(给料机)。 二、给料机选型 电磁振动给料装置技术参数的确定: 1)给料机生产率的确定:正常生产情况下,通过准确测 算细碎GP100破碎机给料皮带和排料皮带单位时间输送的矿量, 确定电磁振动给料装置的生产效率在每小时 90 吨左右。 2)给料机给料槽尺寸的确定:由破碎机进料口和给料皮 带排料漏斗之间的空间尺寸, 确定了电磁振动给料装置的长度尺 寸在 1.2 米到 1.6 米之间,电磁振动给料槽帮板高度在 0.5 到 0.6 米之间。 (3)给料机型号的确定:根据现场生产能力,选用 GZ系列 电磁振动给料机,型号为 GZ4该给料机在负0度倾角安装时生 产率为每小时 60 吨,给料机在负 15 度倾角安装时生产率为每小 时 105 吨,负 20 度倾角安装时生产率为每小时 150 吨,给料粒 度在100毫米以下,外形尺寸为 1200mrK 600mM 500mm双振 幅 1.75 毫米,技术参数满足生产要求。该电振给料机采用整流 控制线路,在额定产量内可以无级调节给料量, 实现智能化给料, 也可实现远程控制操作,结构简单,重量轻,不用润滑,维修方 便。由于其采用共振原理,由固定溜槽给料变为整机振动给料, 降低了给料系统堵塞现象,使生产更加畅通顺行;其次,在给料 生产时矿石在料槽内呈抛物运动, 对槽体磨损小, 有提高了给料 槽体使用寿命,同时能把矿石均匀、连续的输送至GP100细碎机 破碎。 三、施工方案 1 )测量给料机前后左右四个吊装减振器相对位置距离尺 寸; 2)结合破碎机和给料皮带排料漏斗的空间位置,选择牢 固可靠的悬挂点; 在悬挂点安装悬挂基础钢架框架,采用厚 20 毫米钢板 和 12 号槽钢,框架强度足以满足 0.5 吨重的给料机负荷作业; 给料机定位后,前后端分别和破碎机以及皮带排料漏 斗进行对接, 确保一定间隙, 以便给料机作业振动时不和前后对 接部位及周围其它物体发生碰撞; 检查电控箱,确保完好后安装并接通电源,空载试运 行,缓慢旋转电位器旋钮,逐渐增大电流,观察给料机振幅增大 情况; 空载运行正常后, 带料运行, 调节电流大小观察给料, 达到平稳、均匀给料要求。 四、效果分析 1 、改造前后细碎机故障率统计 改造前:矿石含泥量大时,原细碎机给料槽堵塞频繁,每次 疏通给料槽需 2 个多小时, 投入作业人员 3-4 人;由于给料不连 续、不均匀,破碎机破矿负荷不稳定,加速破碎壁和机体零部件 过磨损坏,造成故障停车维修,每月三次左右。细碎机每月碎矿 累计平均时间 305.08 小时,停机等待时间 +维修时间月平均 36.71 小时,故障率达 12.03%。 改造后:给料均匀,很少出现给料槽堵塞现象,破碎壁使用 寿命有所延长, 由改造前的 1个月增大到近 4 个月,机体铜套部 件未出现过磨损坏,改造后因设备发生故障停车次数也大大减 少。细碎机每月碎矿累计平均时间 280.23 小时, 停机等待时间 + 维修时间月平均 9.31 小时,故障率达 3.32%。 2、改造前后细碎机备件消耗 改造前, 破碎机破矿负荷不稳定, 加速破碎壁和机体零部件 过磨损坏,破碎壁和铜套等备件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繁。 改造后,给料稳定,破碎壁和铜套等备件使用寿命延长,设 备成本大幅下降。 五、 效益分析 1、改造前: (1)、破碎壁使用寿命1个月,每年破碎壁成本=12月X 1.8 万/ 套=21.6 万 (2)、铜套使用寿命3个月,每年铜套成本=4X4万/套=16 3) 锁紧螺母、紧固螺栓等其它成本 7.4 万 每年成本: 21.6+16+7.4=45 万元。2、改造后:2014年10月?2015年2月止,五个月成本消耗:破碎壁1.8 万元、铜套成本 4 万、锁紧螺母、紧固螺栓等成本 每年成本: 21.6+16+7.4=45 万元。 2、改造后: 2014年10月?2015年2月止,五个月成本消耗: 破碎壁 1.8 万元、铜套成本 4 万、锁紧螺母、紧固螺栓等成本 0.4 万, 累计成本: 1.8+4+0.4=6.2 万元,每年成本能控制在 15 万元以 下。 六、结论 经过几个月的生产运行, 效果良好, 各技术参数均达到改造 设计要求, 碎矿效率得到提升, 改造后通过细碎机的矿石流量更 加均匀稳定, 提高了细碎机的作业率和零部件使用寿命, 为矿石 系统生产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书目 1 ,著者: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书名:《机械设计手 册》,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 1983 年。 2,著者:矿山机械杂志社,书名:《矿山机械》,矿山机 械杂志社, 2005 年。 书名:《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版,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年。4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

文档评论(0)

大宝&小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