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它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故事。全文共77字,5句话。1句为起,2.3.4句顺承而下,5句急转而后合,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 教学本文,我期待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感受这篇课文特有的语言现象;其次,继续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再有,依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内具备了自主阅读与合作探究从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但对文言文接触较少,对这样的文章教教师还应起点拔作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能力目标: 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五、教法、学法   教法: 运用“以读代讲”法, “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师播放乐曲《高山流水》。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可遇而不可求”。“知音“这个词源于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伯牙绝弦》。相信你读了这篇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读好语气词“哉”、“兮”,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理解“谓”、“乃”的意思,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 3.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 (一)打开语言。 课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写出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又真的善听”呢?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理解句子意思,渗透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补充的古文阅读方法。 聚焦“善”的意思,感受“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 运用词语、诗句联想的方式丰厚语言,丰满形象,指导朗读。在此过程中渗透“泰山”、“江河”的文化意味,感知这两个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 (1)读着这个峨峨兮,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泰山?把这样的感觉读出来。 (2)江河在古文里边特指“长江”和“黄河”。想到长江与黄河,你的脑中又跳出了哪些诗句? (二)体验“知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理解“念”和“志”,体味“异字同义”的语言现象。 2.聚焦“志”,循序渐进地感受体味“知音”的内涵。、 (1)理解钟子期与俞伯牙不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灵上的沟通,志向、情怀的悦纳。 (2)补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反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练笔感受伯牙得遇子期,会有怎样的感慨。 (4)拓展阅读《列子·汤问》中伯牙的原话,理解后借助成语体会“知音”的境界,再次反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师生配合朗读、同桌互读,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与快乐。在相互配合朗读的过程中直观感知文本前四句语言“对仗工整、琅琅上口、情感扶摇直上”的特点,为熟读成诵打下基础。 三、破琴绝弦祭知音。 (一)痛失知音。 从“子期死”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二)想象补充。 出示:“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想象补充,感受伯牙痛失知音。 (三)纵情朗读。 四、朗朗诵歌怀知音。 (一)提领一顿。 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

文档评论(0)

专注于为中小学教师及学校提供各科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文案等各方面教育资源服务,欢迎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