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中华美德17短文两篇补充习题新人教版.doc

2021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中华美德17短文两篇补充习题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 短文两篇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德馨(xīn)  甚蕃(fán)  调素琴(tiáo) B.案牍(dǔ) 亵玩(xiè) 濯清涟(zhuó) C.淤泥(yǖ) 鸿儒(hónɡ) 诸葛庐(lú) D.西蜀(shǔ) 隐逸(yì) 鲜有闻(xi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何陋之有 3.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根据要求默写句子。 (1)有两句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两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2)《陋室铭》中描写 陋室景 色之雅的句子是: , 。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译文: (2)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文: 6.文学常识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诗人 ,选自《 》。《爱莲说》作者是 (朝)哲学家 ,选自《 》。 (2)铭,是指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 ,也可以 ,都是为了说明一个 。与现在的 大体近似。 二、阅读 7.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①,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②,熏渍③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④,较⑤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⑥鱼之肆⑦,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⑧,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选自《颜氏家训·慕贤》)    【注】①播越:离散。②款狎:指相互间关系亲密。③渍:染。④操履:操守德行。艺能:本领,技能。⑤较:通“皎”,明显。⑥鲍鱼:咸鱼,气味腥臭。⑦肆:店铺。⑧之徒:那样的人。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淤泥而不染   染:沾染(污秽) B.香远益清     益:有益处,有好处 C.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D.陶后鲜有闻    鲜:少 (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语段【甲】的作者是如何表现自己的人生志趣的?请结合内容分析。 (4)结合两个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A B B (1)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3)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5.(1)可以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佛经。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灵验。 6.(1)刘禹锡 刘禹锡集 北宋 周敦颐 周敦颐集 (2)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 议论 记事 道理 杂文 7.(1)B (2)(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3)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开始,描绘了莲的气度、风节,寄予了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