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特殊功能.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供功能性AAI/R起搏伴有心室监测 仅在AV 阻滞事件时提供 DDD/R备用起搏 基于心房起搏的双腔起搏 Sweeney M, Shea J, Fox V, et al. PACE 2003. Vol. 26;4(Part II):973 Abstract ID #179. MVP 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 感知保障(Sensing Assurance)能够解决的临床问题是什么? -在感知灵敏度需手动程控的起搏器中,经常会在随访时发 现感知不良和过感知的故障排除难题,难题并不难在判断 故障的分类,而是难在发现问题前的情况了解和解决问题 后的评估; -影响P/R波腔内振幅的因素有电极导线的老化、心肌梗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运动和房性心律失常; 感知保障(Sensing Assurance)的解决之道? /0.5=5.6 /0.5=4.0 感知保障的感知安全度范围: P波幅度/5.6SensitivityP波幅度/4 (心房双极) P波幅度/4SensitivityP波幅度/2.8 (心房单极) R波幅度/4SensitivityR波幅度/2.8 (心室单/双极) 感知保障(Sensing Assurance) -诊断图表的运用和表现方式 感知保障运作的前提是 感知/总事件20%; 若在感知灵敏度Trend 或Detail图表中出现“×”, 则说明感知灵敏度调整 已到极限,虽然根据计算 应是更高或更低的感知 灵敏度数值的调整; 感知保障(Sensing Assurance)给临床医生和病人带来的好处? -提供给医生帮助发现和解决故障的有利工具; -提高了病人长期的起搏安全性; * 自动电极导线监测( Lead Monitor ) 临床需求 Lead Monitor运作方式 Lead Monitor临床意义 导线断裂仍是潜在的危险,需对病人需进行导线监测。 MDT解决方案: 电极监测会及早提供警告信息! 心室双极电极的外层线圈断裂 电极导线监测(Lead Monitor)的工作原理 -每3小时以5v/1ms或以高于5v/1ms的当前程控值进行测量。 -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相差30%或以上,起搏器会将 两数值记录。 -当测得的阻抗超出正常范围,起搏器将感知与起搏极性 从双极转换为单极。 电极导线监测(Lead Monitor)的诊断图表 医生通过了解长期电极平均阻抗,取代以往的1,2次即时的诊所测试。 长期起搏环路阻抗测试是一个很好反映起搏环路状态的指标和故障排除工具。 目前起搏行业中MDT独有的极性安全后备功能。 * 自动植入识别功能 临床需求 自动植入识别运作方式 自动植入识别临床意义 没有自动植入识别时会发生的潜在临床问题? -当起搏器程控在起搏/感知双极,但使用的是单极导线 时,会导致起搏环路不成立。 - 常用特殊功能术后需立即手动打开,增加医生工作量。 自动极性确认 特殊功能的开启(植入后30分钟完成) 频率应答模式(DDDR) 频率轨迹优化 自动感知保障 自动阈值管理 Search AV和Auto PVARP 自动诊断信息管理 临床医生可选择诊断信息 程控界面 -简化医生植入前的程控操作,节省时间和增加病人的 安全度。 -极性确认稳定后自动启动预设的治疗功能和诊断功能。 美敦力起搏器 生理性起搏功能 正常心脏激动规律 这一除极的模式顺序使得心肌有效收缩,从而有效泵血. 生理性起搏的目标 重建稳定的心率 恢复房室同步 获得变时能力(频率应答) 达到正常生理性激动和时间模式 MOST研究的6年随访结果 和VVIR相比,DDDR虽然轻度降低了心衰和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但是并不降低死亡率和中风发生率 MOST Sub-Study结论: DDDR模式下,当右室心尖起搏40%时,心衰住院风险性是右室心尖起搏40%时的2.6倍 Risk of HFH Cumulative % Ventricular Pacing Risk of HFH Relative to DDDR Patient with Cum%VP=0 Within 95% confidence *Sweeney M, Hellkamp A, Ellenbogen K, et al. Adverse effect of ventricular pacing on heart failur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normal baseline QRS duration in a clinical trial of pacemaker th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