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书法中的尚古.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米芾书法中的尚古 1 米芾时代背景及生平简介 中国书法自晋唐达到巅峰之后,陷入了衰败的景象之中。其中,唯有杨凝式一人堪称大家,其余的书家或有小成,然而皆不足以为一代宗师。宋代是继唐代之后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又一个辉煌时期。但书法几乎是对五代书风的延续,将近百年,书坛未曾出现重要书家。文坛领袖欧阳修为此感叹地说:“余尝与蔡君谟论书,以谓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①宋人感叹笔法中绝,事实上是指书法中自二王变法而奠定的基础在唐代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在唐末五代惨烈的动乱中则严重的流失。直至北宋中期,书法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欧阳修作为文坛领袖,花了很大的精力收集前代刻铭碑拓编撰《集古录》,对北宋书法的兴起无疑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欧阳修之后,在复古与革新浪潮的推动下,出现了苏轼、黄庭坚、蔡京、米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文人士大夫。他们在唐代极度“尚法”的书风下,又开创了一条“尚意”书风的新道路。然而,苏轼、米芾一直以来都是以革新的面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他们的革新思想还有着深厚的崇古倾向。尤其是米芾,从学习唐人到魏晋书法的历程中,使得他在古今书坛均占有一席之地。 2 入古 2.1 师承 米芾深受古人的影响,因为在古人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都是从前人著名书法作品中开始,如二王、欧、颜、柳、褚等,他们的学书经历给米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米芾把集众家所长作为自己长期学习书法道路上不断创新的重要支柱。 元丰五年,米芾专程前来黄州拜访苏轼,此次交谈给米芾的书法艺术生涯带来了很大启发。据宋人温革说:“米元章元丰……入魏晋平淡。”②由此米芾开始习晋人书法,而且倍加刻苦,并形成独特书风。 在此,笔者将米芾学书经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期(32岁之前),主要处于学古阶段,即集众家之长;第二个阶段是后期(32岁之后),开始学习晋人书法。这里我们主要分析米芾的前期学古师承: 米芾关于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曾多次叙述: “余初学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后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版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又慕段季展转折肥美,……” 从上面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米芾在形成自我书风前,唐代的颜、柳、欧、褚、沈、段、罗,以及宋代的周越、苏舜卿、蔡襄,都是米芾取法的对象。米芾对唐人书法的学习,尤其是颜、欧、褚、段、沈,五大书家对其前期的书法学习产生了很大影响。下面我们通过对唐代颜、欧、褚、沈、段五位书家的作品分析,来研究米芾汲取唐人书法精髓的足迹。 2.2 作品分析 (1)颜真卿。从米芾的《苕溪帖》中,清楚的流露出米芾对颜真卿行书学习的印记,如此帖中“蘭”字的“门”部就集于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此帖多中锋用笔,笔画浑厚,很明显取法于颜真卿的用笔。米芾集颜真卿书法之长是得其宽博正大的体势,对其后期书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2)欧阳询。米芾比较欣赏欧阳询的行书,对其传世书作如《梦奠帖》《张翰帖》《度尚帖》等都曾学习过,得其中宫紧收、结体险绝、字形修长、骨力遒劲的体势。尽管《盛制帖》和《乱道帖》这两幅书作都是行、草相杂,一些局部草字连绵恣肆,从容自如,从中可以窥见米芾早年的书法风貌与欧阳询有很深的渊源,但与众不同的是米芾的结字与章法皆能不主故常。例如,《乱道帖》的后两行,字势的摇摆,直、曲线的完美组合,墨色的对比,堪称相当出色了。再如,《三吴帖》这件作品,有些字已经形成了米芾自己独特风格的写法,并且在他以后的书作中发展的更加出色,如“氣”字、“開”字、“幾”字等。下面我们通过二人作品中个别字形的对比,来分析米芾早年对欧阳询书法的学习:如欧阳询《卜商帖》中“月”、《张翰帖》中“有”、《梦奠帖》中“難”;米芾《三吴帖》中“月”、《法华台诗》中“有”、《砂步诗》中“難”。 以上所举例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中宫紧收、外形险峻。有的例举虽不是同一个字,如“难”字和“翻”字,但是它们的结构都较修长,用笔自然,点画布局紧严,中宫紧蹙,骨力劲健。可见米芾对欧书的学习也进行了形神兼备的刻苦临摹。 (3)沈传师和段季展。沈传师善楷书、行书,尤以大字榜书最精,宋代朱长文在《续书段》中将其正、行书列入“妙品”,现在仅存的书作《柳州罗池庙碑》,结字宽博,用笔灵动多变,章法自然;段季展的《重修禹庙碑》气势恢宏,朱长文赞赏段季展书法“转折肥美,八面皆全”。元代袁桷曾云:“米襄阳学段季展,得其刷掠奋迅,……沈传师为云仍,米良有所本矣。”从这些评价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米芾自称“擅书者只得一笔,我独有四面”,③以及“臣书刷字”,这些都是可以找到出处的。由此可以看出,沈、传二人都对米芾书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