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积石堂记》抄写稿考略.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顾颉刚《积石堂记》抄写稿考略 一、抄写稿的内容 《积石堂记》是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1948年在国立兰州大学任职期间,于当年11月为学校新建图书馆积石堂所撰写的一篇碑记,是兰州大学图书馆重要的馆史文献。文章当时是否被镌刻于石碑,并未见到相关文字记载,也未曾发现有相关碑刻存世;不过全文于1949年4月以《兰大积石堂记》为题发表于《西北世纪(半月刊)》。《兰大积石堂记》的发表因年代久远,早已成为尘封往事,后人鲜有提及。尽管《积石堂记》也被收入作者文集,但今天兰州大学师生及校外人士了解和熟悉这篇文章,主要缘于一份留有顾颉刚修改手迹的抄写稿在后世的流传和大量复印。 对于《积石堂记》抄写稿,需要在此就其流播情况略作交代。据兰州大学图书馆韩喜运老师讲:1985年,他从兰大本校毕业后,直接留校进入图书馆工作。当时图书馆领导告诉他,兰州医学院(后于2021年并入兰州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允尧先生收藏有顾颉刚《积石堂记》抄写稿,已谈妥向兰大图书馆提供复印件,馆里委派他前往领取。后来兰大图书馆及学校的抄写稿,都是在朱允尧所提供复印件的基础上重新复印的文本。至于朱允尧所藏究竟是抄写稿原件还是复印件,韩喜运老师称他本人当时并未见到,也未曾问及。朱允尧早年曾就读于东北大学,又曾转学入读国立兰州大学,1949年毕业后即留兰大本校图书馆工作。1954年兰州医学院从兰大分出独立建校后,他即长期担任该院图书馆馆长,并从事图书情报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业绩卓著。据其经历,朱允尧很可能拥有抄写稿原件,可惜相关情况在他生前未曾得到关注,待他去世后更是无从了解。尽管兰大图书馆及学校都只拥有复印件,但因系静电复印机所复印,稿面文字一如原件,并无任何差异,因此考察抄写稿复印件实际上等同于考察原件。 为便于考察,现据复印件将抄写稿全文迻录于后(黑体字部分系顾颉刚修改时新增): 当左文襄公之创建甘肃贡院也,至公堂后,越方池为观成堂,二堂皆西向,其北为阅卷各房科,制度甚盛。其手书联额克保至今,书法厚重沈毅,令人忾然想见其德性。民国十六年,马鹤天先生任甘肃教育厅长,于斯立中山大学,设礼堂于至公堂,改观成堂为图书馆,时藏弆未丰,地固有馀裕。是后甘肃学院因之。至三十五年,中央政府因学院之旧,立兰州大学,命辛树帜先生长校。先生远瞩高瞻,知树人大计必以师资及图书仪器为先,既慎选师资,广罗仪器,更竭其全力于购置图书,京沪陇海道上,轮毂奔驰,捆载西来者大椟数百事。未几,战祸突兴,陆行阻绝,又以飞机运之。二年之间,积书至十五万册,卓然为西北巨藏矣。于是以至公堂为阅览室,尽辟观成堂后小屋二十为书库。犹感不足,相其地宜,各房科旧屋历年久,虞倾圮,乃于三十七年之夏拆除之,即其基址建藏书楼二座,前楼纵四十一公尺,深八公尺,高十二公尺,楼上下面积六百五十六平公方,以为图书馆办公室及研究室、陈列室。后楼纵四十公尺,深十二公尺,高十公尺又五寸,面积九百六十平公方,书库及阅览室萃焉。两楼所容,计可三十万册。后楼之北尚有馀地,他年海内承平,中外缥缃纷沓而至,两楼不可胜容,则将增筑书库,期为八十万册之储。其规模之闳,致力之锐,所以推动西北文化者,岂不伟欤。工事既粗成,援校中新筑题以名山之例,名之曰“积石”,请宁夏省政府马主席少云奠其基,且颜其堂。斯堂也,居全校之中央,耸然而高,左接观成,右挹至公,左公之遗泽藉之以长存,马公之嘉惠因之以永记,寰宇人士凡来游于此者,悉将登堂而求图籍之材,为之低徊留连而不忍去焉。夫积石者,《山海经》谓之“禹所积石之山”,《禹贡》则曰“导河积石”。盖永靖积石关峡长达二十馀里,两山相逼,如削如截,黄河中流,循循拘谨,若处沟渎间,古人至此,欲溯河源而不可进,遂以为导河之始。其北山为第三纪红利砾上升所成,“为火成岩,为花冈岩”,若五丁力士所堆积累聚者然,初民好以一切奇迹集中于禹身,故谓之为禹所积也。后世地理智识日增,沿流溯源,得至闷摩黎山,以为禹当始导于此,遂呼闷摩黎山为积石,转名故山为小积石,是直左氏所谓“新间旧”耳。兰州大学居大河之滨,辟门于墙北,不数武即闻??之声,师生所饮无一滴非取诸河者,饮水思源,讵可以忘积石。抑凡教于斯、学于斯者,无日不挟策而洛诵,则又安可以忘积石堂。水也,书也,固皆校中人所不得须臾离者也。树帜校长以“积石”名此堂,旨哉味乎!少云主席家于临夏,一纵马即至永靖,以其乡土之名山题额于菁莪育才之地,知其必有乐于斯也。堂之筑,相度规划者,校长而外,图书馆何主任日章及董教务长爽秋,段训导长子美,水院长天同,乔院长树民,王主任德基,陈主任祖炳;设计者钱工程师青选;绘制图样并监修者刘工程师郁文,郭工程师祖培;筹集经费者刘祕书宗鹤,牛主任得林;购运材料者,吴主任鸿业及刘君希成;承包建筑者,裕盛營造厂马经理式玉;监督工事者,焦君信之。群策群力,旦夕不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