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洛神赋》赏析.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孟頫《洛神赋》赏析 赵孟頫(1254—1 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盂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擅长书法,篆、隶、真、行、草样样都能,尤其精通楷书和行书,其书法学王羲之、王献之、李邕等,所写碑版甚多,人称“赵体”。元朝一代书法,几乎无不在他的笼罩之下,乃至明清两代以至今日,凡有志学书、探讨古人笔法者,无不从他问径得法,而后才自成风格。 一、书法师承 任何一位成功的书体,都是书家通过个人的勤奋努力,不断修炼,博采众长,悉心揣摩、钻研的结果,赵孟頫“赵体”的形成也是如此。 赵孟頫在书法方面,篆、隶、真、行、草无一不精,在当时便有“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其匹”、“书法称雄一世,画入神品”之誉,在书法史上绽放出空前的复古集成的异彩,且形成了风格鲜明的特征。 赵孟頫自5岁起就在父亲的督导下学书练字,而且在他一生中,尽管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沉浮,但练字的习惯从未间断过,,直到临终前还在观书作字,可以看出他学书的勤奋以及对书法的酷爱达到了情有独钟的程度。明代书画大家文徵明之子文嘉评价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他的字珠圆玉润、典雅秀丽,较为正统,没有一丝狂怪做作之习气,与他一丝不苟的性格极其相似。 “赵体”的形成之路是:初学书时赵孟頫以王羲之的《兰亭序》、智永集王羲之《千字文》为宗,后来又学习王献之、钟繇、李北海、宋高宗赵构等,泛览百家,撷取众长,但却一直以“二王”为本,追溯着东晋的书法风骨。他自己也曾说过:“右军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传于献之,超轶特甚。”可见对王羲之崇拜之深。正是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宋代以来“书札体”独领风骚的局面得到改观,蕴涵着王羲之不激不励、秀丽平正、蕴藉沉稳平和书风的“赵体”得到确立。 赵孟頫的书法,始终呈现出道媚、秀逸的艺术特色。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都呈现出工整、平稳、温和、典雅之态。虽然他对晋人书法研习的功夫很深,但在他的作品中却找不到晋人书法精妙用笔的痕迹。他将晋人笔法的精微之处大大简化,他的作品在追取古人法度时,不论师法何家,都能以“中和”态度取舍、变化,始终洋溢着一种高贵典雅的气息,充分体现出他深厚的文学底蕴和修养。比如钟繇的质朴沉稳、王羲之的蕴藉潇洒、王献之的流丽恣肆,都被他融入笔端,并得以升华,呈现出华美而不乏骨力、流丽而不落甜俗、潇洒中见高雅、秀逸中见清气的艺术功力。 二、《洛神赋》书法特征 1 古雅纯正 后人评价赵孟頫“用笔纯正”,就是指赵孟頫用笔讲究章法,且书写运行的笔路清晰可辨,不故弄玄虚。他学习钟繇、“二王”,在字体的意趣上并没有亦步亦趋地死学习,而是在对书法大家临摹的基础之上不断研习、体味、顿悟,方才形成“赵体”古雅纯正的风格。 钟繇的小楷以其字形微扁而富有隶书的古风,通览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只觉整篇书法隐隐有些高古之意,而无矫揉造作之气。仔细分析,《洛神赋》在师承钟繇古意小楷上有两个明显的表现:首先是整篇中有些单个字体略微偏扁。通篇看来,前半段由于书写过程中的自然心态,表现心态平和,笔速缓慢,观者可以从中体会到赵孟頫在书写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如何组织篇幅,如何表现字体形态,行笔中的提、按、收、放等。甚至对于每个字,尽可能表现出他最美的表现程式,而不去计较是正、行、楷还是草。所以在文章前半段出现了一些非常明显具有钟繇小楷的字体形态。例如文首“初”、“济”,以及中段的“言”、“信”、“修”等,这些字体所呈现出的书写风格与钟繇的《荐季直表》如出一辙:在“言”的书写中,赵孟頫有意将字体中第一笔横画拉长,整个字体向右上拉起,使字体重心偏离中心。其次是赵孟頫在书写过程中的部分字体是中锋用笔,收笔多采用回锋之势,整个字体呈现出“圆”、“拙”、“敦厚”之态。而这些特征也正是钟繇小楷书法的显著特征。例如“乎”、“兮”、“抗”等。 2 潇洒秀逸 众所周知,王羲之的行书为天下第一,其代表作《兰亭序》以它“得其自然、而兼具众美”赢得历代书家推崇,提倡学习古人的赵孟頫无疑对《兰亭序》深有研究。王羲之的行书提按分明、收起得当,一笔不苟、十分精到。当时李衍在欣赏过赵孟頫行书之后曾题“书法自篆籀而下,楷法称钟繇,草法称张芝,右军兼而有之。隋唐以来,善书者宗之,为法书之祖。子昂之书,全法右军,为得正传,不流入异端者也。”济南书画收藏家张谦也赞叹赵孟頫此作如花舞风中,云生眼底,妙不可言。 “赵体”字的外貌圆润而筋骨内含,其点画华润道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此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刚,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前人评价书艺,把书法气质分为三等,平和简静为上等,剑拔弩张为中等,媚俗狂怪为下等,“赵体”是当之无愧的上等。 赵孟頫在习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