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第五节 器官循环 冠脉循环 肺循环 脑循环 (六)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激肽的作用: ①舒张血管:调节血压和局部(腺体)血流量; ②使毛细血管通透性↑; ③内脏平滑肌收缩。 缓激肽、血管舒张素----较强舒血管物质 三、自身调节 (一)代谢性自身调节机制 代谢↑→局部PO2↓、代谢产物↑ (CO2、H+、K+、乳酸、腺苷) →局部后微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 →局部血流量增加→改善缺O2 带走代谢产物 →局部后微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二)肌源性自身调节机制 血管平滑肌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收缩----肌源性活动 BP↑→刺激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的牵张感受器 →肌源性活动↑→平滑肌收缩→阻力↑ →器官血流量不随BP的↑而增加 BP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 ↓ 血管发生相应收缩或舒张 ↓ 器官血流量维持稳定 (肾.脑.心.肝.肠系膜.骨骼肌) 意义: 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肾-体液控制系统--肾调节细胞外液量来实现 机制: 细胞外液↑ 循环血量↑ BP↑ 肾排钠和排水↑ BP恢复 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神经调节 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肾-体液控制系统 (一)体液平衡与血压稳态的相互制约 细胞外液↑ 循环血量↑ BP↑ 肾排钠和排水↑ BP恢复 VP ANP RAAS (二)影响肾-体液控制系统活动的主要因素 ? 心脏外观(前面) 一、冠脉循环 (一)冠脉循环的解剖特点 1、分支垂直穿入心肌,易受压迫 2、毛细血管丰富,利于物质交换 2500-3000根/mm2 3、侧支细小,不易迅速建立侧枝循环,易心梗 (二)冠脉循环的生理特点 1、灌注压高、血流量大 血压=主A压 CBF占CO的4%-5% 2、摄氧率高,耗氧量大 冠状血管 20 6 14 一般组织 20 15 5 氧含量(ml氧/100ml血液) 氧提取率 A端 V端 (ml氧/100ml血液) 心肌耗氧↑时,需要靠增加血流量满足 (心肌代谢水平与血流量呈正变关系) 等容收缩期: 心肌强烈收缩→(压迫)CBF↓ →断流、逆流 快速射血期: 主A压↑→冠脉血流量↑ 减慢射血期: 冠脉血流量随主A压↓ 心舒期: 压迫解除,冠脉血流量↑↑ 3、血流量受心肌收缩的影响 舒张压高低、心舒期长短影响冠脉血流量 (三)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1、心肌代谢水平(主要) 代谢↑时:代谢产物(H+、乳酸、CO2)↑ 特别是缺氧时产生的腺苷 舒血管作用 2、神经调节 (次要,常被掩盖) ①交感神经 ②迷走神经 3、体液调节 增强代谢的(舒张):E、NE 收缩血管的:VP、Ang-Ⅱ 血流再分配 二、肺循环 (一)肺循环的生理特点 1、血流阻力小、血压低 血压仅为主A压的1/6 2、血容量大,变化也大 肺血管容纳450ml血液(储血库,总血量9%-12%); 可变范围大: 200 ~ 1000ml (用力呼气)(深吸气) 肺A短、粗,壁薄,可扩张性大 3、肺毛细血管的有效滤过压较低 肺毛细血管血压低(7mmHg),有效滤过压仅为+1mmHg (二)肺循环血流量的调节 1、局部组织化学因素(为主) 肺泡中PO2↓→肺血管收缩、血流量↓ (伴发PCO2↑时加重) 以防止低氧血过多进入体循环 意义: (初到高原肺水肿;久居高海拔地区右心肥厚) 2、神经调节 3、体液调节 三、脑循环 (一)脑循环的特点 1、血流量大,耗氧量大(对缺氧极敏感) 脑重 1100~1300g,体重2% 脑血流量 750ml/min,心输出量15% 脑耗氧量 全身总耗氧量20% 2、血流量变化小 骨性颅腔 3、存在血-脑脊液屏障、血-脑屏障 (二)脑血流量的调节 1、自身调节(肌源性) 平均A 压60~140mmHg时,脑血流量相当恒定; 当<60或> 140mmHg时,脑血流量随血压变化。 (二)脑血流量的调节 2、CO2和低氧的影响 PCO2 ↑或低氧→脑血管舒张(对维持舒张起主要作用) 吸入7% CO2 ,可使脑血流量↑一倍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管理考核办法.pdf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Ⅰ卷语言文字运用Ⅰ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VIP
- 香港朗文英语3a测试卷1-3单元.pdf VIP
- 目前我国国产电动执行器市场分析.pdf VIP
- 附件1:地下车库色彩规划(基础版)(1)(1).pdf VIP
- 健全会计制度声明函.docx VIP
- 通桥[2005]2221-Ⅱ 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 有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跨度31.5m、直、曲线).pdf VIP
- 一建机电实务案例500问.pdf VIP
- 压疮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