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水土保持措施.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工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规定开发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的总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凡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 1水土保持概况 1.1项目水土流失分区及现状 本工程属于建设类项目,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2006]第2号),项目区涉及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珠江南北盘江治理区,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黔府发[1998]52号),项目区涉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据此,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应执行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 项目位于云贵高原,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在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中属于以面蚀为主的西南土石山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是水力侵蚀。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区水土流失程度轻,对照《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中面蚀分级指标表,据项目建设区植被现状、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地形条件,得出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现状。 本项目区域属轻度侵蚀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平均约为545t/(km2·a)。 1.2水土保持现状 (1)项目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与重点治理区划分情况 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黔府发[1998]52号),项目位于乌江上游,属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的主要任务是“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主,实行全面规划,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在实施重点治理的同时做好预防监督和保护工作”;重点监督区的主要任务是“以防止因采矿、修路、建厂、采石、取土等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为主,在促进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为水土流失”。 (2)项目区内现有的水土保持设施状况 水土保持设施指的是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各类人工建筑物、自然和人工植被以及自然地物的总称。根据项目区实地调查结果,项目区采取了大量的水土保持防护设施,并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梯田:为防治坡面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坡面水土资源,在项目区坡地上修建了一定数量梯田、梯土,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水土流失防治作用。 ②固坡工程:为保证山体和坡面的稳定修建了较多的坡体加固工程设施和挡土墙。 ③护坡工程:为稳定斜坡、岩体、土体和保护坡面免受冲刷侵蚀而采取的防护性工程设施,如植被护坡、水泥护坡。 ④水土保持林:为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人们在项目区地势较陡、坡度较大的地方,种植了较多的人工林,如杨梅林、樱桃林、桃林等。 ⑤各类排水沟渠。 (3)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 由于采取了大量的水土流失防护设施,项目区在水土流失水防治、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545t/(km2·a),属轻度水土流失,林草覆盖率达42.34%。 (4)同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调查成果 项目周边区域同类城市道路建项目较多,这些项目从维护工程安全和防治水土流失的角度采取了大量的防护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①工程措施 边坡防治工程:工程开挖工作会产生大量的边坡,因此必须实施边坡防治工程。在边坡治理工程中,喷锚、喷浆等硬化措施虽然起到一定的水保效应,但其主要的效应是稳定边坡,不属于水保工程,因此在边坡下坡脚种植各种攀援植物,这样既稳定了边坡,又增加了景观效果;对于一些坡度缓的土质边坡则布置综合护坡,不仅防止边坡的水土流失,还降低了工程造价。 ②植物措施 为美化环境,在道路两旁及部分空闲地种植银杏、侧柏、香樟、小叶女贞、黑麦草等,并采用乔、灌、草等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立体防护网,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2 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及时段 根据项目建设的特点,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预测时段。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项目施工期,同时,自然恢复期亦有一定的水土流失。根据各单元施工扰动时间,结合产生土壤流失的季节,按最不利条件确定预测时段。超过雨季长度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未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项目区雨季长度为6个月,从5月开始到10月结束)。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恢复期年限为2年。 3水土流失预测 工程开工建设后,施工征地范围内各区域均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破坏,水土流失强度变大,增加了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土石方开挖及物料的堆存为水土流失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来源,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区内水土流失总量将达到571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357t(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3573t,新增水土流失2281t;自然恢复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214t,新增水土流失量133)。 4 水土流失防止措施 通过实施水保方案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