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烧纸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元节烧纸钱 【篇一:中元节风俗与包袱写法】 中元节风俗与包袱写法 谢五八 一年一度的中元节到临,按民间风俗,各地都忙于 “接公公奶奶 ”回家祀奉。但也有一些人对中元节风俗知之甚少,特别是一些年青人, 或许平时接触这种仪式不多的人,就不知怎么 “接”,怎么 “送”,怎么“祭”,怎么写封包。有些人知道我是研究风俗的,于是,每年都 有人跑来问我,或打电话问我,我就我所知道的,一一作答。但这 都是个对个解答,不够大众认识,为了普及,在此作文以答。 中国 传统文化中有 “三元 ”之说,即: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庆新年,吃 元宵;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谷物新熟,祭祀祖先;十月十五日称 下元节,食寒食,纪念贤人。《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称: “三元者,元,本也。但以上三官为万物之行本,故曰三元。 ” 题解称: “一切众生,生死命籍,善恶录,普皆系在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考校功过,毫分无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天官检勾;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即地官检勾;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即水官检勾。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 ”赐福天官叫紫微 大帝,赦罪地官叫清虚大帝,解厄水官叫洞阴大帝。又说,这 “三元 ” 又分别是这 “三官 ”的生日。此外,八月十五日称中秋节,携老登高, 为敬老日,但不在 “三元 ”之内。 一、中元节概说 一般地说,认为中元节源出于道教。据《道藏》载: “中元之日,地 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 ?? 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 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 ”道教《太上三官经》又云: “天官赐 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道教认为:上元节是天官赐福日,中元 节是地官赦罪日,下元节是水官解厄日。所以中元日要赦免亡魂的 罪责,普渡孤魂野鬼。这就说明,起码在东汉时期就有 “鬼魂解脱回 家探亲 ”的文字记录了。其实,阴历七月十五日,正当 “立秋 ”季节前 后,所以叫 “小秋 ”时节。此时,已有若干农作物开始成熟,有小量秋收了,为不忘祖先,民间用新米等供奉祭祖,向祖先报告秋成, 让先祖 “尝新 ”。因此每到七月十五日的 “小秋 ”时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这样就形成了中元祭祖的风俗。只是道教产生之后,把这一民间风俗上升为理论,并加以神化而已,因此中元节的 真实起源要远远早于道教产生的东汉,应当是由狩猎社会转变为农业社会时期。因为中元节有用新成熟的农作物祭奠祖宗这一背景情 节,只有农耕社会才有 “新谷祭祖 ”的物质条件与 “祭祖激动 ”或“思想动机 ”——见新思旧 —— 见谷思祖的动因。 中元节的时间,一般为阴历的七月十五日,但有些地域为七月十六日,有些地域为七月十四日。如湖南中部的梅山地域所属县市就是七月十四日,在七月十四日这一天夜晚就要将先祖送走。先祖拿着后辈打发的钱财,先到扬州街上看 “竹子戏 ”,然后才回地府。检查后辈们的善恶情况,在阳间的人们就举办一些祭拜活动来款待他们,尤其是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以此祭拜这些从阴间来的鬼魂。在梅山地域,中元节也不叫“中元节 ”或 “鬼节 ”,仍是直接就叫 “接公公奶奶 ”或“七月半 ”。九、十一、十三 ?? 等单数为一叠,用小包袱纸包好。现在市面上有现成的机械打印钱纸买,省去了很多事。 二、怎样接送与祭祀祖先 1、接先祖。到了七月初一或初十,在夜晚时分,拿一挂鞭炮,三根香,一叠蓬松的散钱纸,由家长率领一家老小,在屋前坪里或屋前路口,烧钱纸,焚香,行鞠躬礼,作揖,恭迎先祖,为首者要说恭迎祖先祈祷词,如: “公公,奶奶,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我们全家在此恭迎你们回家,希望你们吃好、玩好,并保佑全家老小健康平安 ??”等等。然后鸣炮,一路烧纸钱引先祖回家。 2、祭祀先祖。先祖接到家里后,在桌子上摆上荼水、果品、点心等,服侍刚进屋的 “老客 ”。以后每日三餐都要服侍好茶、好酒、好饭菜。服侍的茶杯、酒杯、碟子与饭碗的数量,按风俗不同,有些 地方是八个,有的地方是三个(取《道德经》上 “一世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之意。在这里,三,表示无限多)。用八个的,桌子四方 每方摆二个;用三个的,三个并排摆放在上座位(即所谓的 “正位置”,一般在房门对应的方位)。乡村有厅堂的,如果在厅堂的方桌上敬祖,杯碗碟则摆放在神龛位置(大门所对方位)。祭祀的秩序,一般是先焚香烧纸,祈祷,先祭酒,次祭饭菜,再祭茶。祭祀时在每个碗上摆一双筷子,然后在每一个碗上用筷子点一下菜,口云: “请公公、奶奶、父亲母亲喝酒,吃饭,呷菜。多呷点。 ”十分钟至半小时后撤掉饭菜。先拿下碗上的筷子,然后把碗筷移开,边撤筷子时边说: “请放下。 ”然后换上茶杯。口云: “请公公、奶奶、父亲母亲喝 茶。 ”十分钟后撤掉茶杯,口云: “请放下。 ”祭祀的茶、酒、饭都不 要太满,茶、酒盛杯子的

文档评论(0)

182****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