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本研究采取哲学省察的方式,对基于传统实体思维的本科小学教师“分科”或“全科”培养的两难困境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将“分科”与“全科”置于人才培养的两极是“具体性误置的谬误” 的观点,认为应当以过程哲学的整合性、关系性和事件思维重新建构本科小学教师培养理念与课程模块。从小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从儿童需要具备丰满人性的教师的需求出发,面向真实的基础教育实践实施人才培养;以小学真实场景的“主题事件”和儿童的“生活事件”为关键元素建构小教专业课程模块并整合教育理论及学科课程内容;打破分科和全科的壁垒,从儿童立场和儿童视角出发,实现小学教师人才培养与儿童生活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分科教师;全科教师;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师是否为专业?”——台湾师范生《教育社会学》课堂论辩结果的实证探索.docx
- “信念”与“责任”: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双重构建.docx
- “应时之需”与“卓越追求”: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名与实之辨.docx
- 《教师法》法律责任条款的问题及其完善.docx
- 《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 策》实施背景下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部贫困地区15所院校的调查.docx
- 20世纪以来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思想的变迁研究.docx
- IBEC大学国际文凭教师培养体系特点与启示.docx
-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接合”——基于个案教师访谈资料的文本分析.docx
- 从离身走向具身:卓越师范生道德养成新路径.docx
- 大学教师存在性焦虑研究:资本的视角——基于北京A大学教师群体的实证分析.docx
- 大学教师究竟因何流动——一种非接触式研究方法的引入.docx
- 大疫情背景下中小学班主任作用发挥的调查研究.docx
- 东亚高绩效四国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TALIS数据的多水平分析.docx
- 多重认同叠合机制:新教师专业发展角色冲突的和解路径.docx
-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师生交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ocx
-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师身份体验的历史演变.docx
- 高校教师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探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