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3 / NUMPAGES3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3.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及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它向我们勾勒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画卷。在这里环境是优美的,民风是淳朴的,社会是安定的,人民是幸福的,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生活图景。其实,早在2000年前的《礼记》中就有对这种理想社会的憧憬。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礼记》的文章《大道之行也》。 (板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 (2)感知文意 (3)理解“大同”社会特征
三、初读课文
1.注意文中的生字、词
2.注意朗读的节奏、感情等
3.边读边勾画不理解的词句
四、再读课文(诵读指导)
第一句“大道之行也”是总结句,应用提顿语气读,天下三句是“大道”的内涵的解释,应用分列语气读。
第二三句用排比对偶句式,共有四组,每组后应作一顿,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第四句“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谋闭而不兴”中“闭”属下读。“而不闭”一语后停顿可稍长。末句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五、分组讨论、交流
自由朗读课文,掌握以下文言实词,疏通文意
(1)大道之行也 行:施行。
(2)选贤与能 与:通“举”。
(3)讲信修睦 修:培养。
(4)故人不独亲其亲 独:单独。亲:以、、、、、、为亲 。
(5)矜:guān 老而无妻的人
(6)男有分 分:fèn职分,指职业 。
(7)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憎恶。
(8)谋闭而不兴 兴:发生 。
(9)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六、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信:言语真实,忠于原文。
达:通达通畅,文通字顺。
雅:优雅文雅,富有文采。
七、探究合作:
1、本文最后说“是谓大同”,那么从文中看,“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解释。
2、 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
明确: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八、各抒己见
以“我心目中的大同社会”为话题,写一段文字,交流、探讨。
九、小结
在追寻大同社会的征程中,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一直处在探索之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做好真实的自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的大同社会必将会早日到来。
学情分析
初二的文言篇目教材内容含量显然超过以往所学篇目,所以相对来说,学生们更要付出努力才能很好地把握文言文,学好文言文。我相信通过对前面的课文《桃花源记》、《短文两篇》、《核舟记》的积极引导和学习,大部分学生对文言的感悟能力在逐渐提高,他们求知的兴趣也在变浓,也能学会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体系。但是,他们还需要继续深入文言课文的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加深对文言知识的掌握,能做到文言的课外延伸阅读能力也得到提高,提高自己的综合比较能力和拓展思维能力。
效果分析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思想深刻。它里面反映的“大同思想”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仔细联想一下,你不难发现,所谓的“大同思想”与我们现在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很相似。因此,在教这篇课文之前,我撇开教参,另辟蹊径。在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结合现实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白:古人的崇高的社会理想,经过无数仁人志士三千多年的努力奋斗,到我们这一代,已经实现了许多。没有实现的,需要我们现在去奋斗。
总之,通过这一节本课的学习,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朗读的节奏和感情。学生翻译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越,做到了“信”“达”“雅”的有机结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英语_Module 5 Unit 1 We’d better get you to hospital.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Module 5 Unit 1 We’d better get you to hospital.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道德与法治_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心理健康_9.大家走到一起来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美术_远古的呼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美术_远古的呼唤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英语_Module 2 Unit 1 I can play the piano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Module 4 Unit 1 I can look after myself, although it wont be easy for me.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Module 4 Unit 1 I can look after myself, although it wont be easy for me.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音乐_演唱 丢丢铜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