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_君臣鉴戒(6)原文-翻译-全文.docVIP

贞观政要_君臣鉴戒(6)原文-翻译-全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贞观政要_君臣鉴戒(6)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_君臣鉴戒(6)原文-翻译-全文 PAGE / NUMPAGES 贞观政要_君臣鉴戒(6)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6) 原文 | 翻译 | 全文 【原文】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 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后代多乱,何也? 司空①房玄龄曰: 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荣华,何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因此为政多乱。 太宗曰: 公意推过于主,朕则归咎于臣。夫元勋子弟多无才行②, 藉祖父资荫遂处大官, 德义不修,奢纵是好。主既幼弱,臣又不才,颠而不扶,岂能无乱?隋炀帝录宇文述在藩之功,擢化及③于高位,不思报效,翻行弑逆④。此非臣下 之过欤?朕发此言, 欲公等戒勖子弟, 使无愆过,即家国之庆也。 太宗又曰: 化及与玄感⑤,即隋大臣受恩深者后代, 皆反,其故何也?岑文本对曰: 君子乃能怀德荷恩,玄感、化及之徒,并小人也。先人因此贵君子而贱小人。 太宗曰: 然。 【说明】 ①司空:唐时司空为大臣崇敬的虚衔。 ②才行:才能德义。 ③化及:即宇文化及。隋相宇文述之子, 为右屯卫将军。 武德初,杀炀帝于江都,立秦王浩。后又杀浩自立,称许帝。二年,窦建德破宇文化及于聊城,将他杀死。 ④弑逆:杀君,反叛。 ⑤玄感:即杨玄感。隋相杨素之子,曾为大将。大业九年,起兵 1 黎阳,围东都。隋主命宇文述等征伐他。后被杀死。 【译文】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 从古以来创始基业的君主,到他后代手里常常发生祸乱, 这是什么缘由? 司空屋玄龄说:这是由于幼主生长在深宫以内, 从小过着荣华生活, 其实不知道民间事情的真伪、治理国家的安危,因此当政就多祸乱。 太宗说: 你的意思是把过失推之于君主, 我则要归咎于臣下。 那些元勋子弟多半无才无德,靠祖父、父亲的资荫就做上大官, 不修身养性,只爱豪侈放纵。君主既然幼弱,臣下又没有才能,碰到国家倾危不可以匡正扶助,怎能不发生祸乱?隋炀帝记取宇文述在自己当晋王时的功绩, 把他的儿子宇文化及提高为高官显位, 但是宇文化及不考虑怎样报效, 反而反叛弑君。这莫非不是臣下的罪过吗?我讲这话, 希望你们训斥鼓励自己 的子弟,使他们不要犯严重的过失,就是家国值得有幸的了。 太宗又说: 宇文化及和杨玄感,都是隋朝大臣中间受恩深重者的后代, 以后都谋反,这是什么缘由? 岑文本回答说: 君子才可以感恩图报,杨玄感、宇文化及之流,都是小人。先人因此要看重君子而歧视小人。太宗说: 你说得对! 【评析】 《君臣鉴戒》篇要点是以历史为镜子,引用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说明 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 契,古来所重 的道理。为此要以早自桀纣,近至隋炀帝的覆败为鉴 戒,唐太宗要臣僚懂得 君失其国,臣亦不可以独全其家 的利害关系, 2 指出炀帝无道,但 臣下亦不悉心 , 惟行谄佞,苟求悦誉 。又从多 方面引用历史故事, 提请臣下注意竭尽为臣之道。 魏徵等大臣也以历 史为鉴戒,要唐太宗做一位有头有尾的有道明君,要他看清 首虽尊 高,必资手足以成礼,君虽明哲,必借股肱致使治 的道理。又引用 孟子对于君臣关系的阐述来劝告: 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 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如寇仇。 认 为 臣之事君无二志,至于去就之节,当缘恩之厚薄 。自然,唐太宗 要群臣以史为鉴,主要仍是让他们懂得事君之道。 3

文档评论(0)

150****2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