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设计.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节奏。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读懂课文内容,归纳、积累文言词语。 3.通过简要讲述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感情,感受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 重点难点 1.通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准确朗读课文,自主积累文言词语,正确疏通文意。 2.通过翻译课文,分类积累重要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重要虚词。 课前准备 1.了解作者知识、文章背景。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 一个人的一生,总是在矛盾对立中沉浮。生在晚唐乱世的杜牧虽有济世之才,却无用武之地;乐观豪迈的刘禹锡虽想通过政治革新富国强民,却终究失败被贬谪在凄凉之地二十三年;唐朝文学家韩愈完成的又是一份怎样的人生答卷呢?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传世名作《马说》。 二、自学指导 大家根据提示,结合课本,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2.自己梳理文学常识、文言字词句等知识。 三、检测反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祗(zhǐ) 骈(pián) 枥(lì) 粟(sù) 一石(shí) 食(sì)马者 其真无马邪(yé) 不外见(xiàn) 2.按照下列顺序梳理文言字词句等知识。 (1)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食马者:“食”同“饲”,喂。 ②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2)词类活用 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马鞭驱赶) (3)一词多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凑足音节)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助词,的)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的) 其真无马邪(副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恐怕)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千里马) 3. 大声朗读课文给你的同桌听。 四、疏通文意 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不明白的在课本上标出。 2.小组讨论疑难问题,小组内讨论不出的提出来在班里解决。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的《马说》,掌握了课文的基础知识,也明确了文章的主题。《马说》通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作者心中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也获得天下人的共鸣。 六、布置作业 1.归纳本文的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2.准确熟练地背诵课文。 七、板书设计 马说 千里马——人才 伯乐——赏识人才的人 食马者——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托物寓意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课堂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背诵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再来深刻理解文章内容。(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测 请同学们翻译重点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明确: 1.喂千里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3.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里,(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4.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5.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三、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四、文意理解 1.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2.文章首句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那么,说说到底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明确:应该是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自然界)存在着的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但是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所以作者要这样说,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3.课文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明确: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为千里马被埋没鸣不平,为千里马得不到应

文档评论(0)

大姐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