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小儿发热的诊断思路
(一) 短期发热
1. 病史要点 首先考虑急性感染性疾病,注意各器官感染的症状询问,特别是呼 吸道、消化道的症状。发热时的体温波动特点,退热药物的应用情况。特别注意 以下几点:
(1) 发热的伴随症状,如咳嗽,腹泻,腹痛,呕吐,尿急,尿频,头痛、惊厥 等。
(2) 是否出现皮疹,以及皮疹特点。
(3) 发热时的精神、食欲等全身情况。
(4) 传染病接触史,流行病学史。
2. 体格检查 全面、细致查体,注意查找感染部位,如有无皮疹,浅表淋巴结 肿大,扁桃体肿大、咽部充血、肺部啰音,有无肝脾肿大,颈部抵抗等。
3. 辅助检查
(1) 三常规:均应做血常规检查,细菌性感染时血 WBC计数的临界阈值为V 5 X 109/L或>(15-17.1)X 10叽;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在甄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 染中有诊断价值,其临界阈值分别为9.6X 109/L~10.6X109/L。小儿的泌尿系感染 症状不典型,常以发热为突出症状,故发热超过3天应做尿常规检查,必要时检 查粪便常规。
(2) C反应蛋白(CRP: CRP明显升高提示细菌感染。
(3) 降钙素原(PCT :对于3个月以上患儿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脑膜炎时,
PCT的判断价值优于CRP和血WBC计数;在发热起病12小时内预测细菌感染, PCT优于CRP PCT是鉴别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理想指标,细菌感染时 PCT升
高,临界值为2卩g/L。
(4) 腰椎穿刺:怀疑颅内感染时应该选择腰椎穿刺;当新生儿、 1~3个月婴儿 一般情况不佳,或1~3个月婴幼儿 WBCV5X 109/L,或〉15X 109/L时也应考虑 腰椎穿刺。尽量争取在抗生素使用之前。
(5) 其他检查:根据病情选择胸部 X片、血沉、血尿及粪培养等。
(二) 长期发热
1. 全面了解病史
2. 全面详细的体格检查
(1) 不可放过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不能放过任何可疑体征。
(2) 对一些特殊体征需要引起特别重视:如皮疹、出血点,淋巴结肝脾肿大, 关节肿大、畸形、功能障碍,局部隆起、肿块,新出现的心脏杂音,肺部啰音, 局部叩痛等。
(3) 某些容易被忽视的部位,比如口腔、咽喉、甲状腺、指端、外生殖器等。
3. 辅助检查
临床上的检查项目繁多,应根据初步诊断有目的的选择检查手段。 应首先检 查血、尿、粪便常规及胸片、B超、血沉。
(1) 感染性疾病:可根据情况选择血、中段尿、粪便或痰液等进行病原体培养; 病原特异性抗体,PPD试验、C反应蛋白;咽拭子、痰、尿、粪便涂片找真菌; 痰、粪便找寄生虫卵;寄生虫抗原体检测,影像学检查找感染病灶等。
(2) 风湿结缔组织疾病:自身免疫抗体、类风湿因子;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必要时皮肤、肌肉或肾组织活检;肌电图检查等。
(3) 恶性肿瘤性疾病:B超、CT、MRI、同位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内窥镜检查 (支气管镜、胃镜、肠镜、膀胱镜等);骨髓、淋巴结或其他组织穿刺活检或手 术探查。
分析:通过进一步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和腰穿检查,患儿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 染,热性惊厥。发热性疾病在病因明确的情况下,进行诊断病因的特异性治疗, 以及退热、止痉等对症治疗。
小儿发热性疾病诊断思路
四、发热的治疗原则
(—)降温措施
1. 物理降温 低度发热不主张治疗,多采用物理降温。
(1) 少量多次给孩子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
(2) 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 部擦拭5~10分钟。
2. 退热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为患儿最常用的退热剂, 体温》38.5C和(或) 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退热治疗。
(1) 3个月以上儿童常用退热剂剂量为:对乙酰氨基酚 10~15mg/kg (每次v
600mg), 口服,间隔时间》4小时,每天最多4次(最大剂量为2.4g/d)。用药 不超过3天。布洛芬5-10mg/kg (v 400mg/d), 口服,每6小时1次,每天最多 4次。3个月内的婴幼儿是否应用退热剂,没有 RCT研究,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
法。
(2) 单次应用常规剂量的布洛芬,其退热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强且持续时间久,
特别是用药后4~6小时;而对乙酰氨基酚的体温下降起效比布洛芬早。 对乙酰氨
基酚和布洛芬等退热剂不能有效预防高热惊厥发生。不能从退热剂的退热效果来 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3) 对严重持续性高热可采用退热剂交替使用方法。包括:①先用布洛芬
10mg/kg,4小时后对乙酰氨基酚15mg/kg :②对乙酰氨基酚12.5mg/kg,4小时 后布洛芬5mg/kg,4小时交替使用,疗程不超过3天。
(4) 其他退热药物:安乃近可致中性粒细胞数减少;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
和布洛芬退热效果相当,但增加胃溃疡、出血及 R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