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村大桥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一、概述:
人工挖孔桩是桩基施工方法中的一种,它是依靠机械与人力相结合的方法。在地下施工,边清挖边施工,使桩基这种隐蔽工程,人为实现了明挖,地质情况和浇筑质量都能直观而感性地控制。由于人工挖孔可以适用较密实的土或岩石地层且开挖深度不太大的桩基。我单位施工的李村大桥,地处山谷之中,地层多为密实性粘土和风化岩层,承载力和稳定性都比较好,桩长多在20米以下,采用人工挖孔具有可操作性,且该施工方法对缩短工期及解决泥浆排放等问题极其有利。下面叙述一下本工程采用的方法。
二、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机具设备
本工程采用的机具设备如下:
1.、提升架 2、钢丝绳 3、滑轮 4、坐框 5、土斗 6、水泵 7、电缆 8、风镐 9、鼓风机 10、串筒 11、振捣棒 12、刮土刀 13、取土器 14、发电机 15、小推车 16、机动翻斗车 17、气泵 18、储料斗
2、施工场地
首先对场地进行平整,清除杂物,利用全站仪施工放样,并利用砼对桩基口加固,保持高出地面30~50cm,并搭好孔口雨棚,以防污物掉进洞内和阻止地面水流入孔内。而后安置卷扬机和抽水设备,并接好电源和线路。其次结合地形,选择弃土场,要遵循近而开阔的地带,但不能阻碍和压缩河道的畅通。最后检查和调试设备,在确保无差错时,方可施工。
三、施工过程
人工挖孔桩主要施工工序包括:平整场地、定立桩孔位置、施工准备、电动绞车的就位、挖土、运土、排水和换气、护壁、钢筋笼制作与安装、砼灌注等工作。此过程应连续作业,采用了三班制。
1、 机具的选择
气泵应选择带动两个风镐或4个风镐为宜。刮土刀和取土器依据桩的大小进行选择,不宜太小和太大,因为下面的空间比较小,受限制,选择不当,容易造成窝工和事半功倍的结果。
2、提升架的就位和使用
土的外运通常提升架。 提升架就位时要求钢丝绳的中心尽量与桩中心相对应,并确保机具的牢靠和稳妥。然后将起吊钢丝绳一端缠绕在绞盘上,另一端则销死在机架上,下穿一单柄滑轮,直接与坐框小推车相接。
提升架使用前应检查卷筒的转动是否灵活。起吊时先缓慢地稍稍起吊,然后检查绳扣及物件吊钩是否结实平稳。重物升降时,不能单凭摩擦制动轮,起吊物下降落位时,应检查有无障碍,准备工作和人员都必须提前做好注意。
3、挖土
人工在地下作业时,首先判别土质和种类,通过对该桥的地质仔细勘探和审核,确认土质为素土、粘土、泥岩。在上层施工时工具采用尖锐利器即可,如铁锹、铁镐。进入泥岩时,视其风化的具体情况,采用钢钎、铁锤、风镐、爆破手段。挖掘时,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凸凹不平,增加磨阻力。
挖土时,要时时校正桩中心,以中心向四周扩散,边缘施工时,尽量做到少扰动天然土层。如遇到松动和散状土体时,必须清除干净而不受桩径尺寸的限制。
3.1?粘土、淤泥、流砂的开挖方法
对于孔内的粘土、淤泥、流砂层,可用铁铲、锄头便可开挖。孔内挖土采用分段开挖方式,对于粘土层,一般0.8m~1.0m为一个施工段,对于淤泥、流砂层,一般0.4m~0.5m为一个施工段。护壁一般施工至中风化岩面,微风化岩层不需另加护壁,可以自身稳定。
3.2?强风化岩层、中风化岩层的开挖方法
由于强风化岩层、中风化岩层的厚度较厚,最厚的地方达6m,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用风镐来开挖,由燃油空压机或电动空压机供应压缩空气。
3.3?坚硬致密微风化岩层的开挖方法
设计要求人工挖孔桩进入微风化岩层≥2000mm,由于基岩为红色砂岩,致密、坚硬,硬度系数f约10左右。采用风镐来开挖,进度相当缓慢,每天只能下挖100mm~200mm,难以满足合同工期要求。根据实践经验和充分论证,决定采用毫秒微差的爆破技术进行爆破。
3.3.1?爆破方案
3.3.1.1?孔眼的布置
在孔内半径r=(D/2+170)mm的周边布置12个周边眼,孔深1.0m,间距等分;孔内半径r=500mm的环向布置6个掏槽眼,孔深1.2m,间距等分。
3.3.1.2?装药量确定
装药量根据公式Q=η·L·q计算并根据实践经验进行调整。式中:
Q-?各个炮眼的装药量,取kg;
η-?炮眼装药余数,取0.5~0.65;
L?-?炮眼的长度,取米;
q?-?每米炮眼的装药量,取0.95kg/m。
由于工作面有水,选用乳化炸药,炸药药卷直径32mm,每卷重200克。根据岩层特性和试爆经验,炸药量Q一般取Q=4.5~6.0kg。
3.3.1.3?装药结构与堵塞
掏槽眼和周边眼均采用连续反向装药结构;堵塞用旧报纸和泥土掺和成团进行堵塞。
3.3.1.4?起爆网络
(1)?引爆方式和连线方式
为安全起见,采用电雷管孔内引爆。
(2)?起爆顺序
起爆顺序按掏槽眼,周边眼顺序进行,用电雷管分段控制。
4、运土
把取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