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p?l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文学艺术家的个性心理结构 一、 阿尔波特的人格特征论,个人特质、群体特质。个人特质分为:枢纽特质、核心特 质、次要特质。 二、 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形成于“四根说”的基础之上。 三、 巴甫洛夫,脑神经说:直接刺激(语言艺术)、语言刺激(理智型)四、弗洛伊 德: 1、 意识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2、 人格学说:超我、自我、本我。 3、 、《梦的解析》论梦(理解记忆) 4、 精神分析方法(自由联想、梦的解析、抗拒分析、领悟)(加罪情结) 五、荣格: 1、 心理类型说:内倾、外倾。 2、 人格有三种基本成分:自我(意识)、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3、 人格面具:是对社会要求所呈现的公开面孔。用于描述一个人公开的自身,是心灵 的一部分,相当于公开的自我,自身通过其人格面具为他人所认识。 4、 阴影:处于人格的最内层,阴影中所蕴涵的人的基本动物性比任何其他原型蕴涵的都 多,是人心灵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 5、 阿尼玛:男人内在的女性存在的原型意象,她既是男人内在的一种原型女性形象, 也是男人对女人的个人情结,既是男人向上的动力,也是堕落的诱惑力。在男人的感 情、反应和冲动中发挥某种既定作用,男人总会在某个现实的女性形象那里,看到自 己内在的阿尼玛和心灵的投影。(阿尼姆斯则相反) 6、 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原型从本质上完全属于无意识的存在,我们无从认识 它本身。 第二章文学创作的心理过程 一、 柏拉图,迷狂说、灵感说,“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 感、不失去平常的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作诗。灵感源泉:神灵 附体灵感表现:迷狂灵感获得过程:灵魂回忆 二、 弗洛伊德,白日梦说。 三、 虚静说 1、 老庄提出“虚静”的人生哲学。 2、 “虚静”是一种摒弃私欲杂念的创作心境,亦是一种自由的心境。虚静不仅是创作的 心理前提,而且是激发想象、生发艺术境界的心理条件。 3、虚静的方法: “心斋”,排除创作主体心中的功利物欲。 “坐忘”,约束创作活动中的知性分析活动。 简言之,“以无生有”、“以静制动”、“以虚求实”即是虚静的方法。 4虚静的作用: 虚心接纳万境。 凝观照神本质。 静气开发智慧。 四、 格式塔心理学(对似动现象的理学基础之上) 1、 代表人物:惠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2、 格式塔研究对象 格式塔既研究经验,也研究行为。 苛勒认为直接经验有两类:①客观的经验,这是可证的,彼此取得一致的经验; ②主观经验,个人的情感过程、思维过程等。 格式塔研究的行为是有意义的整体行为,整体的行为具有冃的性,如学生听课。地理环 境:指外界实际存在的环境。 行为环境:指个人心目中的环境。 (相似律) (求简律) (就近律) (连续律)(闭合律)3、 知觉组织原则(惠特海默): (相似律) (求简律) (就近律) (连续律) (闭合律) 类似原则 简单原则 接近原则 连续原则 封闭原则 图形和背景 4、 格式塔与艺术: 表现性,即“格式塔质”:“通过塑造可见的艺术形式而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或内在 意蕴。” 视觉艺术中的运动,即“异质同构”:每一个视觉基本上都包含有一种“力”,这种 力有方向有大小,心理学家称之为“知觉力”,正由于各种各样的视觉元素所显现的这 种“力”使艺术家运用视觉语言传达意义成为可能。 五、 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 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 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六、 创作构思的心理发生过程 1、 过程(理解记忆) 开始(刺激模式的获得,客体:唤情结构,主体:心理图式的不同) 孕育(遗忘,无意识的思维活动) 完成(艺术创造的物化阶段) 2、 静态唤情结构:由色彩、线条、块面、声音、静态关系等因素构成,也称之为“材料 感情” O 3、 动态唤情结构:以表情、动作为核心的动态因素依据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唤情特 性。 第三章、文学作品的心理特性 一、 作品的艺术生命特征 “这就是它的牛动性、不町侵犯性、统一性、有机性、节奏性和不断生长性。这些特征 也就是一种生命的形式所应具有的基本特征。” 一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二、 不同类型作品的不同特征(荣格) 1、①心理型作品。荣格认为心理型的作品是从生活的外表屮撷取素材表现人的意识和情 PAGE PAGE # 感,是读者容易理解的作品,是靠读者明晰表现主体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作者的任 务是解释和阐发意识的内涵,提示生活的经验,表现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喜怒哀乐。(安 娜?卡列尼娜) ②幻觉型作品。荣格认为幻觉型作品则与心理型作品恰恰相反,其为艺术表现提供素 材经验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广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