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竹 竿 舞 教 案
课的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为背景,以日常所见的“竹子”为实物载体,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由快乐的氛围中体验美丽的民俗文化,通过运动参与达到身体健康、愉悦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等的目的。
教材选择
竹竿舞是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民族体育运动,目前以黎族、苗族的最为常见。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趣味性很强的健身活动,不受场地器材的局限,现已遍布大江南北,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为了加大校本教材的开发,深入挖掘竹竿的健身功用,传承灿烂的民俗文化,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竹竿舞”健身单元, 依据《体育与健康》水平四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将“竹竿舞”这一民间体育运动作为本次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特点
开放式教学,打破常规体育教学的严谨模式,还学生自由,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和探究。
分小组教学,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互帮互学,团结协作,提高团队合作及竞争的意识。
引导式教学,由浅入深,由易至繁,由远及近循序渐进的进行引导和教学。
竹 竿 舞 教 案
授课教师:
教 学
内 容
1、竹竿舞
课的
类型
新授、
实践课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了解与竹竿有关的知识,
技能目标:学会多人多竿的竹竿舞的跳法,提高下肢力量及协调、灵敏等素质。
情感目标:尊重和弘扬民族文化;
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团队合作及竞争的意识。
重 点
难 点
竹竿舞基本节奏的学习
敲竿与跳竿的协调配和
课的
顺序
时间
分配
教学内容
组织 教法 学法与要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开
始
部
分
1
分
钟
课堂常规
1、分组集合
2、师生问候
3、宣布内容
4、检查服装
组织:如图
①♀♀♀♀ ④♂♂♂♂
▲
②♀♀♀♀ ③ ♂♂♂♂
学法:
1、形散人不散、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2、着适宜运动的服装
准
备
部
分
3
分
钟
慢跑
游戏
组织:在篮球场内绕固定路线,由小组长做“交警”指挥
教法: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学法:1、以小组为单位,按交警指挥慢跑
要求:每组人不能有人掉队。
听交警指挥,遵守交通规则
6
分
钟
1、静力拉伸
2、节奏操
a、上肢运动
b、下肢运动
3、踝关节运动
组织:以小组为单位,
教法:教师讲解,将基本节奏与准备活动相结合
学法:1、认真听教师讲解每节运动的要领
2、喊节奏,跟老师的示范一起模仿
要求:1、动作幅度大,节奏感强;2、充分活动各关节
基
本
部
分
30
分
钟
1、敲法
a、握法
b、推法
c、分组练习
组织:以小组为单位
教法:1、分别讲解示范
2、握自己的手腕练习握法
3、两人一组握住对方的手腕练习推法,
4、教师喊开开合的节奏
学法:1、仔细观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2、徒手模仿练习
3、两人一组握对方的手腕轮换练习推法4、听老师的节奏练习
5、小组拿器材练习敲竹竿
要求: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2、跳法
a、单、双足跳
b、正、侧面跳
c、单人、双人、多人结合ab跳
组织:以小组为单位
教法:1、学生尝试跳
2、请出同学示范
3、教师归纳总结
学法:1、依据基本节奏探究式学习跳法,大胆尝试
2、依据老师的指导和提示进一步的探究练习
要求:自主、大胆、合作
课的
顺序
时间
分配
教学内容
组织 教法 学法与要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基
本
部
分
30
分
钟
3、分组练习
合作创编
组织:以小组为单位
教法:1、教师巡回引导
2、教师个别辅导
3、及时评价鼓励
学法:1、根据所学的竹竿舞的方法,大胆尝试创新
要求:动作优美、节奏感强、团结协作,创编有新意
4、分组展示
男女生PK
组织:①②小组合并,
③④小组合并
教法:1、各小组展示以后,鼓励小组合并
2、提出男女生PK的游戏
学法:与其它小组合作,挑战多人多竿。
要求:团结协作,敢于竞争
结
束
部
分
5
分
钟
1、放松操
2、小结
3、收还器材
4、师生再见
组织:男女生站成四列纵队
教法:教师示范领做
学法:认真听老师讲解的内容
2、跟随音乐的节奏跟教师一起跳
要求:动作舒展大方,身心彻底放松
教具
准备
1、竹竿10根
2、音响设备
练习密度
40%-45%
生理
负荷
平均脉搏达到120—128次/分钟
课
后
小
结
授课对象:七年级(7)班的64名学生,其中男30名,女34名。该班学生身体素质处于年级中上水平,主动学习能力较差,领悟动作较慢,掌握动作技能技术较吃力。但该班同学合作学习能力强,善于参与问题的讨论,对新生事物愿意接纳。部分同学表现欲比较强,部分同学属于慢热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生物_梁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道德与法治_多彩的生命世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历史_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六年级数学上册2.3 绝对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有理数混合运算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Unit8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孔乙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信息技术_网上信息搜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溶液 习题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初中化学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2025年秋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冀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同步课件.pptx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第二单元 第三章大单元整体设计.pptx
- 2024秋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2 整式的加法与减法 第1课时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pptx
- 2025年秋季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同步课件.pptx
- 2024秋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3课时去括号.pptx
- 2024秋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 4.2 整式的加法与减法 第2课时去括号.pptx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pptx
- 2025年度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报考条件和现场审核网上报名+专业对照.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