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B. 项伯杀人,臣活之。
C.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 简析 ]
以上例句中的 “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 都不能带宾语, 但因分别跟了 “郑”
“之”“尉”,成为使动用法。“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
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例如:
A. 谨食之,时而献焉。(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
B. 晋侯饮赵盾酒。(晋侯让赵盾饮酒)
[ 简析 ]
A 句中的“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
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 sì。B 句中的“饮”,及物动词,但这
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 “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
yìn.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 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
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A.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
B.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结盟想办法削弱
秦国(的势力)]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
(3)名词的使动用法
①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
的动作。例如:
A. 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
B. 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齐桓公亲自解开管仲的绳索束缚,并且让他做丞相)
C.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我何面目见之? (即使江东父兄可怜我使我继续做王, 我有什
么面目见他们呢?)
②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例如: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天子不能使他为臣,诸侯不能使他为友)
[ 简析 ]
“不得而臣” 相当于 “不得而臣之” : “不得而友” 相当于 “不得而友之” ,意思是 “不
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③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A. 故王不如东苏子, 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所以大王不如使苏代向东去 (回齐国),
秦国一定怀疑齐国,而不相信苏代了]
B.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修起房屋,四周墙壁一百方丈,将一座座门户向着西方或南
方开着)
[ 简析 ]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 A 句的“东苏子”,
意思是使苏子(苏代)往东去。 B. 句的“西南其户”,意思是使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4 )数词的使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A. 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
[做霸主是凭德行,但贵国(晋)使自己的德行没有
定准,那怎么长期掌握诸侯呢?]
B. 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
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
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
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 简析]
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
B 的“四” “六”)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如例 A 的“二
三”,“使……反反复复”)变化。
2、意动用法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 表示主观上认为 (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
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A.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滕公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
B. 梁以此奇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