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学总论;中医内科学——总 论
中医妇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儿科学;1、什么是中医?
2、为什么要学中医?
3、怎么学好中医 ?; 1、什么是中医?
引申问题:
一、中医为什么能与西医共存?
二、中医是否是科学的?; 现代医学:(实验室医学),其特点:来源于生理解剖学,有一条十分清晰的脉络可寻找,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它理论的形成是开放的,是不断走向微观的,它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走向细化和分支。西医所使用的品药是实验室的产物,它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是以鼠为试验个体的,有很多药品有很多毒副反应。 ;中 医:
传统医学(临床医学),其特点:一是比较原始的解剖学;二是临床经验;三是以人们长期的生活和医疗认识为基础,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通过取象—比类—类推的方法,形成中医理论的雏形,再通过临床实践验证,不断地充实提高,不断地完善,形成了目前的中医基础理论。; 所以说:
●中医是中医先贤们经过几千年的临
床实践不断完善的。
●中医所使用的药品完全来自自然。
●中医是以人为试验个体的。
古老的中医里有许多是西医或现代科学根本解释不了的东西!
;2、为什么要学中医?;
三个现代医学的现象
○ 自从1960年代,沙宾疫苗克服了小儿麻痹症之后,近四十年来没有再听到那个疾病又被克服的好消息。
○ 除了外伤性疾病和传染病以外的各种慢性病,多数只能控制不能痊愈。
○ 多年来不断有新医学科技进展的发表,每一届的诺贝尔医学奖也从未缺席,但是所有最新医学科技的进展,永远都预告着明天或有一天人类有机会解决某一个疾病,从来没有今天已经解决了那一个疾病的消息。几十年来那么多不能治的慢性病,一个也没解决。;内科与外科的区别:
内科、外科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古代了。古时候,大夫只能对体表疾病进行手术,而体内疾病只能靠非手术方法治疗。所以手术科就叫外科,不手术的为内科。目前手术可以在身体的任何地方进行,但名字还叫外科,古名沿用至今。
目前是这样划分的:凡是需要外科手术解决的疾病划归外科学的范畴,凡是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疾病归到内科。 ;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 是临床专业课,是中
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临床诸
学科的基础。其水平 很
大程度上反映了中 医
临床水平的发展水平。
;
是以病、证、症、候、理、法、方、药、调、防为核心的体系。;①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的概括。
②证:是对疾病某一阶段本质的反映,受疾病的特殊本 质的制约。
③症:是疾病的单一症状或体征,是病或证的外在表现,是诊病和辨证的依据。
④候:气候——顺也、逆也、险也,代表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⑤理:掌握生理;把握病理。
⑥法:大的方面——法则、法规,具有必须性;
小的方面——治法。如汗法、补法……;《金匮要略》 ;现行教材在病因分类的基础上,立足脏腑分类,将伤寒、温病以外的外感病证和内伤杂病分为七大类,即:
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
科学的疾病分类,有助于归纳总结疾病的本质。内科疾病的病种多、范围广,加之祖国医学发展的背景,故在疾病的命名上有不严谨的一方面。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内科疾病的命名作了尝试,主要是以病因、病机、病理产物、病位、主症、体征为依据。; 中风、中暑、虫证 ——病因命名;
咳嗽、喘证、呕吐、眩晕——症状命名;
郁症、痹证、厥证 ——病机命名;
胸痹心痛 ——病机结合病位命名的。
特点:大部分以症状体征命名,与西医学有明显区别。
但是病名太少,所讲内容不能含盖及满足内科临床需要。近年来,疾病分类日益受到重视,并加强了疾病病名规范化的研究,中医内科研究的范围也是不断扩大的,中医内科学也不断面临新课题。
; 内科急症、热病、脑病、肺病、心病、脾胃病、肝胆病、肾病、老年病、肿瘤等。伤寒论 、金匮要略与温病学已合为中医临床基础。
;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史;(二)奠基(春秋 秦汉);(三)充实(魏晋 金元);(2)症状学;(3)治疗学;2.学术理论的创新:;(四)形成(明清);(3) 王肯堂《证治准绳》;
(4) 张介宾《景岳全书》;
(5) 秦景明《症因脉治》;
(6) 李宗梓《医宗必读》;
(7)《景岳全书》的阴阳互补 ;
(8)《医宗必读》的治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医养生讲稿中医治疗冠心病.ppt
- 中医内科哮病.ppt
- 中医内科学 消渴 广州中医药大学.ppt
- 中医内科学23霍乱.ppt
- 中医内科学26泄泻.ppt
- 中医内科学~不寐课件.ppt
- 中医内科学不寐.ppt
- 中医内科学呕吐.ppt
- 中医内科学哮喘.ppt
- 中医内科学沈英森痹病.ppt
- 某某单位2024年党建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doc
- 某某市发改委关于2024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情况的报告.doc
- 某某局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doc
- 某某区财政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doc
- 2024年党管武装工作述职报告2篇.doc
- 2024年度国企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篇.doc
- 公司党委书记2024年述职述廉报告.docx
- 2024年度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doc
- 市医疗保障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
- 市民政局党组2024年巡察整改工作情况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