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满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授课方案 (完满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授课方案 (完满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授课方案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授课方案 一、授课目的: (一)知识目标: 1.认识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2.以读代析,在朗诵中领会《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基调 ,感觉 词人爱国主义情怀和悲凉境地。 3.深刻领悟《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的艺术特色。 (二)能力目标 1.在朗诵品味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味。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解析典故”这一赏析诗词的基本方法。 3.学以致用,经过拓展练习牢固怀古伤今和用典的写法。 二、授课重点 (一)在朗诵中品味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二)指导学生结合说明理解典故的含义。 三、授课难点 (一)指导学生结合说明理解典故的含义。 (二)提升学生理解、鉴赏词和运用典故的能力。 四、授课方法 以提问法为主 (预设问题,附表格),朗诵法、谈论法、点拨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授课过程: (一)导入课文: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祖先喜欢登山,登山则情满于山;祖先喜欢观海,观海则情溢于海: 东坡曾泛舟赤壁周郎,惋惜自己年光易逝,功业未成;杜甫也曾登高寄情,目击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惋惜自己两鬓花白,旅居他乡;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那初唐的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悲凉放歌:“前不见祖先,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可是涕下!” 这一歌竟成绝唱!道出了他心中旷世的孤独和无尽的悲凉。从前南宋也有这样一位词人,他登上北固亭,在英雄们逐鹿争雄的地方一吐他胸中块垒, 那个人就是抗金名臣辛弃疾! 他登上北固亭终究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为了弄清这些问题, 让我们大家 一起走近辛弃疾,一起去学习他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二)背景及作者介绍(知人论世法)(完成知识目标 1)(PPT 显现): 人:辛弃疾一世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不被统治者重用;写此词时, 66 岁在京口任知府。 世:统治阶级偏安江南,统治企业内部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宰相韩托胄为牢固自己的个人地位急于北伐。 (三)朗诵感知,领会风格(完成知识目标 2) 1.全部男生朗诵,感明确感情基调 2.全部女生朗诵,巾帼不让须眉,再读熟悉课文 3.听名家朗诵(进行比较,领悟感情)。 (四)全班再齐读一遍,熟读成诵,尔后默读全词,自主学习,结合 课后说明,看作者都了哪些祖先(典故),表达了什么感情? 1.有几个典故? 2.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 3.它们分别与谁相关? 4、词人为什么会想到他们? 5.请分别用一句精练而完满的话来概括这些典故! 6.用这些典故来表达什么感情? (合作研究,小组谈论完成下表, PPT 显现 ,完成知识目标 3) 诗句 人物 事件 作用 英 雄 无 觅 孙 仲 谋 处 孙权 三国 京口,抗击侵略,建 赞叹英雄, 很想抗金; 立伟业 惋惜统治者偏安江南 寄奴曾住 刘裕 南朝宋 京口,两度北伐,收 赞叹与惋惜,主张北 复中原,气派如虎 伐 元嘉草草,匆促北顾 刘义隆 南朝宋 京口,草率出兵,兵 借古讽今,其实在劝 败 说 宰 相 不 要 草 率 出 兵。 佛狸祠下,神鸦社鼓 拓拔焘(金主完颜亮) 长江北岸瓜步山击败 忘了国耻,忘了收复 北魏(四十三) 宋文帝 中原,今昔比较,不 安于外族的统治 堪回首担忧国运 廉 颇 老 矣 , 尚 能 饭 廉颇 战国 报国无门,虽老仍不 年 廉 颇 虽 终 不 被 重 否? 忘国 用,自己满腔热情, 不被重用,表达了作 者的悲愤之情。悲壮 学生显现(课堂显现) (五)学以致用:(知识迁移,完成能力目标) 试比较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与本词标题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是两首词标题都有“怀古”字样,都是怀古伤今之作,都能够借过去的人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苏轼赤壁怀古借周瑜感想华发早生、壮志难酬;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孙权等人立功立业讽刺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步,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能够把这首手法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 特别使我们旅游名胜古迹, 想起与古迹相关的人和事,能够借这些人和事来浇胸中块垒。 总之,这首词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对孙权、刘裕的赞叹,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斥责,惋惜英雄难觅;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佗胄草率冒进的警告; 对佛狸祠下的惋惜, 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以及大家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担忧。最后以廉颇自比,抒发自己存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愤之情! 这是一个大英雄对收复中原的希望!是他对统治者得过且过的绝望!更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呼叫!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更是一首伤今之作! (六)牢固提升:(能力提升,完成能力目标 3) 教师示范: 永遇乐·夜郎牂牁江怀古 冯中会 云上牂牁,英雄难觅夜郎朵 处。长桥遗梦,痴心总被大浪淘 沙走,月亮河畔,东水西流 ,人道阿

文档评论(0)

158****27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