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艺术与角色造型分析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的动画界开始探索“民族形式之风”以来,一系列具有“中国学派”风格的动画片广受赞誉。中国的动画有着辉煌的过去,这是动画人的骄傲,但是我们的动画却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迷失了方向,主要的问题是忽略了“中国学派”动画中原本应具有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造型,在日后的追赶学习的过程中只向美国和日本两大动画强国学会了模仿他们的技术和技巧,而对从形式上图解文化内容的做法和对民族文化内涵却有所忽视。中国动画在迅速发展过程当中,整体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动画相比,仍然处于落后的状态。目前中国的动画市场很大,国外的动画占有主导地位,而中国自己的动画则分到很少的一杯羹。从以往的“中国学派”动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动画作品中的造型方式来源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以此为着眼点从动画角色造型的角度去分析,试图找到“中国学派”动画崛起所需要的条件,以及从传统民间绘画艺术中去寻找艺术的灵感,去找寻动画角色造型的诸多方法和形式。
一、角色造型设计的途径
动画中的角色造型选择什么样式,将会影响动画片中画面的基础从而影响到动画语言风格。虽然动画中画面的基础元素是美术类影像,是假定性的,但是动画的创作只有立足于生活,从丰富的生活中去寻找、提炼出一些最能感动人心灵深处的东西,这样的动画作品才可能被观众接受,动画中反映的精神和人的思想相碰撞所产生的共同性的东西,才能激起大家的共鸣,这就是动画艺术的真实性。同时在动画艺术中还包含有地位较突出的情感类因素,动画艺术中能打动人的就是情感的共鸣,也可以说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艺术的生命。角色设计造型师们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宝库中吸取营养,用美术大师为动画电影做造型设计,从我国各民族和各个地方的民间艺术中吸取造型的材料,这些都极大丰富了“中国学派”动画的角色,也为中国的动画艺术宝库增加了无数令人称奇作品。
(一)传统绘画艺术与角色造型设计“中国学派”动画中,老一辈的艺术家亲自参与动画形象的创作,这些艺术家们把他们多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修养、艺术素养全部带入艺术造型的动画角色设计中。动画片《螳螂捕蝉》就是从写意花鸟画中寻找角色造型的来源,黄雀、螳螂、蝉的角色造型就运用了中国写意花鸟这种中国绘画艺术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这些角色精致细腻、工巧富丽,而在树叶、荷叶、河畔、树枝等的角色造型中又运用了水墨淡彩的表现技法。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创新技术,拉毛剪纸工艺就是这一时期的重大改进。传统的剪纸工艺有着自己的特点,它以雕、镂、剪、刻为主,线条力度强,色块划一,构图简练概括,外“刚”内“柔”,将剪纸工艺用于动画电影制作中,由于一般的剪纸边线都是光洁的,所以在动画电影中表现剧中角色的细腻情感和表现水墨画的渲染效果方面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国的动画大师胡进庆先生和同事改革创新了传统的剪纸工艺,独创了拉毛剪纸工艺。这种拉毛剪纸工艺用很细的纤维纸张剪制,绘图上了颜色后再拉出纤维的绒毛边缘,这样就很好地表现了水墨画边缘的晕染效果,很具有中国的绘画特色。动画电影《鹬蚌相争》就是拉毛剪纸工艺的代表作品,拉毛工艺使《鹬蚌相争》中渔夫穿的蓑衣和鹬的羽毛直接产生水墨晕染的效果,而且使拍摄过程变得比较简单,不用像拍水墨动画那样反复繁琐。后来,连羽毛工艺画的特色也被剪纸片引用,把羽毛贴在剪纸鸟类的身上,装饰与写实兼备。从古代的绘画艺术中吸取营养,创作出独具汉代绘画风格的作品。动画电影《南郭先生》将汉代画像砖的艺术形式运用到动画电影中是角色造型风格上的一种探索和突破。在影片中,导演古为今用,充分发挥画像石先画后刻,将阴刻和阳刻相结合,侧重于平面表现的特点,熟练地运用到角色造型的工艺中去。同时,又从“T”型帛画的构图技巧中吸取平面的构图形式,在背景的设计与角色造型设计上追求完美的统一。古朴典雅、独具特色的侧面人物的角色造型,精雕细刻的壁画式场景,使整个影片显得庄重又妙趣横生。《九色鹿》也是在吸取古代艺术方面比较突出的动画影片。在影片中艺术工作者参考了北朝时期的石窟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在“九色鹿王故事图”壁画中故事情节、角色造型和色彩都是动画影片的主要创作来源。在角色造型中九色鹿细长的四肢,雄壮健美的大腿和前胸,优美的体态造型显示出九色鹿王的与众不同,具有鹿的敏捷和神的灵性。本片在九色鹿王故事的造型以及色彩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不仅保留了原壁画的特点,而且在色彩上更多地体现了神秘的强烈对比的色彩组合。
(二)艺术家与角色造型设计我国的动画与当代绘画艺术的渊源是很深的。一是动画电影的角色造型直接来源于艺术家的作品,特别是上世纪的60年代,一批大师手笔率先被搬上银幕,例如《小蝌蚪找妈妈》就采用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的作品,于是各种生命在看似虚空,其实无比真实的水世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