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作文:描写要生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作文:描写要生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作训练——《描写要生动》 有关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写作方面有这样的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对于“描写”只停留在感官认识上,并不能将感性认识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因此,在习作中,他们不善于运用“描写”,以致于文章干瘪无味,空洞没有文采。据此,将引导他们通过分析鉴赏及片段练习来学会具体、生动的描写。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对写作课的编排非常理想。循序渐进的将记叙、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在作文中的运用做了安排。而且在安排“描写要生动”这一写作训练之前,先安排了“写人要抓住特征”,因此本次作文训练就变得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1、掌握生动形象的描写的常用方法、技巧; 2、练习如何通过描写把人或动物写活、写出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指导写作,第二课时学生写作训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面对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人也是各具形色:有的刚正耿直;有的能言善辩;有的乐观豁达;有的多愁善感。生活中的事更是千奇百怪:有的令人刻骨铭心;有的令人匪夷所思;有的令人欢呼雀跃。面对如此纷繁的生活,我们该如何拿起手中的笔,把它们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情感,昭示人生的真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生动的描写。 二 、合作探究 (一)区分叙述和描写两种表达方式 比较下面AB两句语言表达的不同。 第一组: 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第二组: A、考得很差,我十分伤心。 B、这个雨季,我名落孙山,老天爷陪我一同哭泣…… 我像是被人狠狠地打了一拳,立刻呆在空气里,凝望着他远去,内心如针刺一般,胸口一阵剧痛。这种痛像是从生命深处伸出来,又像是从无尽的黑暗里伸出来,一把卡住我的脖子,张皇,失望,茫然…… “咯噔”、“咯噔”,老师脚步声闪闪烁烁的消失了。那清脆而刺耳的脚步,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底。“你怎么搞的?”反复的审问自己,留下的却是那可怕的余音。试卷零丁地飘落到地下,静静的,悄悄的。目光无法逃窜,最后定格在那张被蹂躏的纸上。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后明确:叙述是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记录下来或说出来。描写是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形象点儿说:叙述像一条长河,娓娓道来,深远而悠长。它的目的是告诉你事实。描写像雕刻家的神笔,精雕细琢,完美无缺。它的作用是 表现形象。让你阅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二)、了解描写的方法 按描写的对象和内容,可以将描写分为: 1、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等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景物)、社会环境描写。 3、场面描写。 按描写的角度和表现手法,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 正面与侧面描写,静态与动态描写,白描和细描。 (三)如何做到生动的描写? 1、投影文字,比较探究   投影文字(一):父亲吹响了哨子,玛丽亚小姐站到一边,六个孩子从房间里出来,排成一 队走下楼梯。又有一个女孩来到队前,父亲让她站到队中。父亲 将孩子向玛丽亚小姐作了介绍。 投影文字(二):父亲神情严肃地吹响了哨子,只见玛丽亚小姐神色慌张地躲到一边,惶恐地望着楼上。六个孩子从几个房间里夺门而出,行动迅捷如同听到了警报。他们匆忙中排成一队,踏着父亲的哨声,挺胸抬头,甩臂踏足走下楼梯,俨然凯旋的士兵,在大厅站成整齐的一列。另外一个女孩专注地读着书来到队前,父亲表情凝重地要过书,拍打了一下,命令女孩站入队中。父亲从尾到头 巡视了一遍,如同一位将军检阅自己的士兵。煞有介事地纠正着孩子的动作…… (1).请同学默默地鉴赏比较一下两段文字各有什么特点?前后同桌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 讨论后归纳:文段(一)文字比较概括,但不具体;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比较准确,但不十分形象。文段(二)比文段(一)要细致、形象、从而生动 (2).这两段文字描述的对象完全相同,但是使用的表达方式不 同,给我们的感受就完全不同。因为第一段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而第二段用了生动的描写。具体欣赏一下,第二段人物描写的生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讨论发言后归纳:a、抓住人物特点 父亲:非常严厉;孩子:规距、木偶式的 b、多方面观察、描绘 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表现他们的性格 c、文中运用了恰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