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整体解读—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整体解读—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整体解读   本单元共分为四课。教学中,我们首先:依据历史时序,理清发展脉络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主要讲述了两个历史时期:   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即原始社会时期,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从生产力角度,可以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我国早期国家出现时期即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从生产力角度,可以分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到向铁器时代过渡。   从社会形态来看,夏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奴隶社会发展时期,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主要讲述春秋战国时期(东周时期):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东周开始,到公元前256年东周被秦国所灭,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从另一维度来看,从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诸侯争霸,称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各国进行变法运动和兼并战争,称为战国时期。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主要讲述秦朝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到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主要讲述西汉与东汉时期:   秦朝灭亡后,从公元前206年至202年,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9年,王莽夺权,建立新朝,西汉统治结束。   23年,农民起义军绿林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新朝灭亡。   又经过两年的战乱,25年刘秀重建汉朝,史称东汉,220年,曹丕称帝,东汉灭亡。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构建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相互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进而对历史进行合理的解释。   该单元主要是按照通史体例编纂,根据时序的发展和空间的联系设立单元内容,即“点”“线”“面”相结合叙述历史的发展特征。   “点”是具体生动的重大史事   “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面”是在重大史事和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呈现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把握阶段特征。   第1课:叙述了元谋人、北京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文化遗存。   以及早期国家的产生。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到商朝出现甲骨文、国家统治机构更加完善;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经济上井田制,青铜文化繁荣。   这些传说、文献和考古所述说的重要史实,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发展过程。   说明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展现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   说明历经夏、商、西周,炎黄子孙奠定了精耕农业的基础,创造了成熟的甲骨文字和灿烂的青铜文化。   世袭、内外服、分封等政治制度的嬗变显示了从多族共主到家天下的国家渐趋成型。   说明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   第2课:叙述了东周衰微、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出现华夏认同;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各国变法运动;老子、孔子思想以及百家争鸣等重大历史史实。   总体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的历史发展特征和变化趋势。   整体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社会转型时期。   其中,生产力进步,出现新的生产关系,经济发展是其根源;王室衰微、列国纷争为其表征;诸侯变法确立新的政治体制、百家争鸣是其回应。   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形态与思想观念的变革为统一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奴隶制文明向封建制文明转变。   第3课:叙述了秦朝的统一过程,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秦末农民起义,秦短命而亡等重要历史史实。   总体反映了秦朝由兴盛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   说明:秦朝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治理模式,也奠定了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轮廓。   第4课:叙述了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外戚王莽篡权致使西汉灭,东汉刘秀缔造“光武中兴”。   东汉中后期的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引发了黄巾起义,东汉名存灭亡。   两汉医学、文学、史学的主要成就。   这些重要史实,反映了两汉盛衰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与此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整体历史发展状况。   说明: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和东汉的“光武中兴”对两汉时期的大一统国家的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   两汉王朝由兴而衰,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该单元时间跨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