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小学六年级部编版的语文课文教案
学校六班级部编版的语文课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理解“焚烧、千锤万凿、粉骨碎身”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3.借助解释和诗歌背景,了解诗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4.了解诗人的崇高志向和节操,培育同学的爱国情操以及坚韧不拔、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诗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马图) 马,在中国古代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战场上,都有不行替代的地位。唐代有一位诗人生平写了几十首有关马的诗歌作品,马对他来说有着怎样的特别意义呢?今日我们就通过一首古诗,去探究李贺的精神世界。(板书课题:马诗) 二、简介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抱负、理想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常常应用神话传奇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诗鬼”。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在元和八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时英年早逝。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留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通诗句。 2.谁来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老师随机指导,出示诗的朗读节奏) 3.指名再读,评价。 4.老师范读,同学跟读,最终全班齐读一遍。 5.通过刚才的朗读,请大家思索:诗题中的“马”是指哪种马?(战马) 6.从哪里能看出这是一匹战马?(大漠、金络脑) 7.理解字词。 大漠:广阔的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借指边塞。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师小结:通过了解字词的意思,我们可以推断这是一首边塞诗。 四、品尝古诗 (一)学习第一、二句。 1.朗读第一、二句诗,小组争论: (1)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是什么描写?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2.小组派代表汇报。 3.结合解释,思索这两句诗写了什么样的场景。(引导同学想象)(空旷的大漠上,沙子如雪一般。连绵的燕山上,月亮像弯钩一样。) 4.“沙如雪”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沙子的?(触觉:冰凉的;颜色:白色。) 5.为什么沙会是如雪的白色?(因为月光的照射,所以是雪白的。) 6.第一、二句所描写的景色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空旷寂寥,清冷荒芜) 7.师补充:“钩”在古诗中一般指吴钩,是春秋时的一种兵器。“月似钩”不仅写出了月亮的外形,同时也是一种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二)学习第三、四句诗。 1.为什么会期盼给马戴上金络脑?(给马戴上金笼头,说明这匹马很珍贵,很受重用,明写马受到重用,实际暗指自己渴望受到重用,上阵杀敌。) 2.诗人想借“快走”“清秋”表达什么?(“快走”是快跑的意思,写出了马驰骋的样子;“清秋”是深秋的意思。表达出诗人渴望驰骋疆场,肃清敌人的志向。) 3.那诗人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没有)从哪里看出来?(“何当”说明没有实现。) 五、理解情感,学习写法 1.再读本诗,通过写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又不被赏识,无法实现幻想的无奈。) 2.这与“马”又有什么关系呢?(诗人把自己想象成战马,将自己的感情寄予在马身上。) 3.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托物言志) 4.讲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详细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的志趣、意愿或抱负的寄予。)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李贺的《马诗》,领会了古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感受到古人报效国家的爱国热忱,盼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像李贺一样,不忘初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古诗《马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指名说) 2.指名背诵《马诗》。 3.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连续来学习古诗《石灰吟》和《竹石》。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