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绪论教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集成和深化发展阶段 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药学高度发展的标志 2.清·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3.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清·叶天士·《温热病篇》-“卫气营血辨证”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 薛己、张介宾、赵献可-“命门学说” 4.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躬身于解剖事业,丰富了瘀血治疗的内容。 明清时期 “著书不明脏腑,岂非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 收集整理时期,坎坷进步中孕育着新的腾飞 整理研究历代医学文献,从中西汇通到中西医结合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学。 1. 民国扼杀中医 2. 中医院校、科研机构的设立 3. 中西医结合 4. 国际交流加速,国外逐步接受中医药 近现代时期 (一)唯物观 (二)整体观 (三)辨证观 (四)恒动观 1 唯物观 世界是物质的,由气组成,一切事物都是气运动的结果。气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感产生生命,生命是整个自然的结果。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阴阳离合论》 概念:整体观即统一性、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 1.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的有机整体 2.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4.人与社会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 整体观 2.1 整个宇宙是一个有机整体 万有引力: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蝴蝶效应 地质年代·中生代·白垩纪·恐龙 自然法则:道可道,非常道。 2.2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和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等作用,构成一个表里联系、上下沟通、密切联系、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在生理、病理及诊疗上必然相互影响。 昼夜、季节、地域等对人体的影响 1.人体的昼夜节律(内分泌、血压等); 2.人体脉象的四季特点:春弦、夏洪、秋毛、冬沉; 3.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2.3 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 中医学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总学时:70 理论学时:60 实验学时:10 平时成绩占: 30% 实验成绩占: 30% 期末成绩占: 40% 专业必修-考查课 考勤占30%:旷课一次扣5分,请假一次扣3分,早退或迟到不超过15分钟者一次扣2分,超过15分钟者按旷课处理,一次扣5分。旷课累计达总课时1/3以上,取消当学期本门课程考试资格。 作业占30%:取多次作业的平均分。 课堂提问与讨论占40%: 优秀-A级(积极回答,回答流畅正确):80-100分; 合格-B级(回答基本流畅):60-80分; 不合格-C级(不能正确回答问题):60以下。 平时成绩具体评分如下: 考勤占30%(30分):缺课一次扣5分,请假一次扣3分,缺课累计达总课时1/3以上,取消当学期本门课程考试资格。 实验报告占50%(50分):取多次作业的平均分。 课堂表现占20%(20分): 操作熟练:15-20分; 操作敷衍:15分以下。 实验成绩评分如下: 主要内容 一 中医学概念 二 中医学沿革 三 中医学理论特点 四 中西医的差异 主要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识中医; 2.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3.了解中西医的主要区别。 你或亲友生病了会找中医医生就诊吗? 你印象中的中医医生是什么形象? 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预防和康复等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 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 一、中医学基本概念 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 二、独特的理论体系构成 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 中药学 方剂学 中医诊断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科学 儿科学 急诊学 针灸学 骨伤学 五官学 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 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气一元论与阴阳五行学说 经验的积累 与中华文化的起源是同步的 医源于圣人?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 医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一、起源 二 理论体系形成 形成期:先秦两汉 发展期:两晋隋唐 两宋金元 明清 近现代 春秋战国——中医理论体系的孕育阶段 元气论、阴阳和五行学说、六气说 秦汉——中医理论体系奠基阶段 主要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