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笔记(名师必考知识点)(必属).docVIP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笔记(名师必考知识点)(必属).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册历史要点笔录(名师整理-必考知识点)(良知出品必属精选) 七年级上册历史要点笔录(名师整理-必考知识点)(良知出品必属精选) 七年级上册历史要点笔录(名师整理-必考知识点)(良知出品必属精选) 七年级上册历史要点笔录 (名师整理 必考知识点 ) 一、要点资料剖析题专项练习 1、阅读以下资料,联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 鼓舞农民开垦荒地,努力耕田和织布的能够免去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散而贫困的,连同家眷罚作奴婢;取销贵族的世袭特权,奖赏打仗有功的人;成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督查,一家犯罪,邻居如不揭发,则十家连坐。 资料二 旧贵族因为既得利益遇到伤害,他们与太子串联一气,诋毁他。 他被诬告“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持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富强。 1)上述资料从内容和结果两个方面反应了我国古代哪一次有名的变法?此次变法发生的时间和目的是什么? ( 2)为便于记忆,请用简短的语言归纳资料一中的四项内容。(限 20 个字之内) 3)依据资料一中加点的字,归纳并写出此次变法的特色。 4)资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此次变法获得了成功?联合所学知识,你以为此次变法成功的原由是什么? 2、阅读以下资料,联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此后,汉朝建立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 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 团、商旅供给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沿着这条道路,千余年间,中国的丝织品以 1 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接踵西传,西方的毛皮、汉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繁东来。 1)资猜中“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哪位皇帝执政期间?他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资猜中“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其大概路线是如何的? 3)读了上述资料,你能得出如何的结论和认识? 4)今新疆地域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行切割的一部分,始于汉宣帝期间。其标记是什么? 3、阅读以下资料,联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 “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资料二 “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域)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种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汉书》 资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丰产),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1)资料一、二反应了江南地域如何的经济状况?你以为出现这类状况的原由是什么? 2)资料三反应了江南地域经济状况发生了如何的变化?这类变化的原由是什么? 3)江南地域经济的发展有何历史影响?③从江南变化原由中,你以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迪? 2 4.阅读以下资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 《礼记》 ①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期间的状况? 原始社会(或尧、瞬、禹期间的状况) ②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什么史实? 尧、瞬、禹的“禅让制” 5、阅读以下资料: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这样多娇,引无数英豪 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 识弯弓射大雕, ” 依据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毛泽东在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是指什么人?( 2 分) 2)秦皇最伟大伟绩是什么?( 1 分) 3)秦皇采纳了什么开创制度来稳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 分) 4)秦皇采纳哪些举措增强全国经济交流和文化发展?(2 分) 5)如何对待秦皇的焚书坑儒? 6)汉武为何能够对匈奴族用兵,完全解决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迫? 7)汉武为了完全治理哪条河流,带朝廷官员亲赴现场治理? 6.阅读以下资料: 3 资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 《韩非子》 资料二:“在北京人旧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等。 ” 联合所学知识回答: ①在资料一所述的邪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好过什么样的生活? 过群 居生活 ②资料二证了然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7.阅读以下资料: “古之人,借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公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联合所学知识回答: ①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生产的状况? “神农”为何“教民农耕”?②列举出这个期间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以及他们栽种的农作物。 8.阅读以下资料: 资料一:考古学家曾在山顶洞人旧址发现了一枚骨针,这枚骨针长 82 毫米,有火柴棍那么粗,一头是尖利的尖,另一头是针眼,整个骨针都很圆滑。 资料二:在山顶洞人的洞窟里,考古学家发现

文档评论(0)

173****15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