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语录(完整).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扶阳语录精彩集粹   1《周易.彖辞》——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2《周易.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黄帝内经》——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4清.陈修园——宁事温补,勿事寒凉。   5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人得天地之气以生,有生之气,即是阳气,精血皆其化也。   6清.杨西山《弄丸心法》——   阴阳之气,妙用无穷,人之一身,阴阳而已,二气之中,阳气更尊,气盛者强,气衰者病,气聚则生,气 散则死,人之阳气,犹天之日,仰观乎天,可悟乎人。   7.郑钦安:   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   人身立命,就是这一个火字,火即气,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   夫人身一点元阳,从子时起,渐渐而盛,至午则渐渐而衰,如日之运行不息。   有形之躯壳,皆是一团死机,全赖这一团真气运用于中,而死机遂转成生机。   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   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   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阳气散漫,则阴邪立起。   业医者,果能细心研究,即从真龙上领悟阴阳,便得人身一付全龙也。   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   仲景一生学问,即在这先天之极之元阴、元阳上探求盈虚消长,揭六经之提纲,判阴阳之界限,三阳本乾 元一气所分,三   阴本坤元一气所化,五脏六腑,皆是虚位,二气流行,方是真机。   元气为人生阴阳之主宰。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8.卢铸之、卢永定:   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 夜息,为养生治病之一大纲领也。   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   9.吴佩衡:   人之生成,纯在天地之中,阴阳之内,五行之间,一切动静都随阴阳之气机而转,业医者,须识得《内   壮火乃邪火,而非真火也。……邪热之壮火,必须消灭,真阳之少火,则决不可损也。 经》所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等   切无终身行医,而终身视附子为蛇蝎,若医而遇附子之证,何以治之?于临证时,应分清阴阳,辨明虚实 奥义,说明阴阳之虚实,变化之盈缩,刻刻都随五行运化之中,上下内外息息相通,无一刻停滞,随日月昼出 寒热,当用则用,有是病用是药,定能指下生春,活人无量,切无以人命为儿戏也。 夜入,昼作   10.祝味菊《伤寒质难》:   故善养阳者多寿,好戕阳者多夭。阳常不足,阴常有余。   抗力之消长,阳气实主持之。阳气者,抗力之枢纽也。   阴不可盛,以平为度,阳不患多,其要在秘。   良工治病,不患津之伤,而患阳之亡。所以然者,阳能生阴也,是故阴津之盈缩,阳气实左右之。   11.徐小圃《名老中医之路》:   阳气在生理壮态下是全身的动力,在病理壮态下又是抗病的主力。   12.李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下焦一点命门真火发动,十二经循行不息,五脏六腑气化周行,生命欣欣向荣。此火一衰,诸病丛生,此 火一灭,生命终结。先天之本肾,生命之本原,所凭者,此火,后天之本脾胃,气血生化之源,所凭者,此 火。养生若损此火则折寿,治病若损此火则殒命。   阴阳之道,阳为阴根,阳生,阴始能长。阳气——命门真火,乃生命之主宰。命门位居下焦,乃人身真 火,气化之本原。   附子一药,辛以润之,致津液,通气化,可使肾中五液蒸腾敷布,阳生阴长,此即阳中求阴生化无穷之 理。   13.卢崇汉《扶阳讲记》:   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实际上也就是以阳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实际上就是以温热药消阴。治 病的立法与人生的立命是紧扣着的,这里面的渊源很深,可以说整个中医的经典,乃至于传统文化的其它经典 都能够作为它的支撑。所以说不是卢门喜用扶阳,喜用姜附,而是立命之需也。   卢氏医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崇尚“阳气宜通”,始终保持在通的状态。卢氏认为,很多疾病的病因病 理,都是机体阳气的虚损、郁结导致的。   在人体生理的阴阳关系上始终是以阳为主导的,虽然阴阳两者是动态平衡,但是阴平阳秘是在以阳为主导 的前提下达到的。   在临证上,阴虚的本质仍然是阳的不足,这是由于阳气化生阴精的功能受

文档评论(0)

jijifuj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