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pptxVIP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外古诗词诵读式 微背景资料 本诗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式微,意思是天黑了。式,语气助词。微,昏暗。本诗出自《诗经·邶风》。邶风,邶地的民歌。邶,今河南淇县北部一带。整体感知式 微式微式微,胡①不归?微②君③之故,胡为乎中露④?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⑤,胡为乎泥中?①胡:何,为什么。②微:(如果)不是。③君:君主。④中露:露中,在露水中。⑤微君之躬:(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躬,身体。整体感知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你们,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以还在泥浆中?精读细研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有两个特点。一、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 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答案的设问。劳役者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以正言直述,则语意平淡。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歌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思考。精读细研二、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 全诗句句用韵,故而全诗节奏短促紧凑,情调急迫,充分表达了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主旨归纳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表达了对贫苦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恨之情。子 衿1 背景资料 2 整体感知3 精读细研4 主旨归纳 目 录CONTENTS背景资料 本诗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子衿,你的衣领。子,你。衿,衣领。本诗出自《诗经·郑风》。郑,今河南新郑一带。整体感知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也不传音信给我?青青子佩,悠悠我思。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整体感知纵我不往,子宁不来?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找我?挑兮达兮,在城阙兮。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有三个月那样长!精读细研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不到五十字,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焦灼万分的情状却如在眼前。她思念恋人,陷入痴迷状态。那青绿色的衣襟,让她着迷;那青绿色的绶带,让她沉醉。可是不知为什么,他没有来。约会不遇,失落之情,惆怅之意,不可遏止。爱之既深,责之必切。对于他的失约,她也许想到种种原因,但无论如何难以谅解。两句“纵我不往”,以假设的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了强烈的反问。只有爱如烈火,思如涌潮,才会有这样的嗔怪和责备。然而,她到底还是无可奈何,只好一个人徘徊城头,抒发她那“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慨。主旨归纳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达了对恋人的思念之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 走近作者 2 背景资料3 整体感知4 精读细研 5 主旨归纳 目 录CONTENTS走近作者 王勃(约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并称“初唐四杰”。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也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暗讽豪门世族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背景资料 本诗选自《王子安集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今四川崇州。杜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王勃赠送给杜少府这首诗。整体感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 勃城阙辅三秦,三秦辅卫着长安,风烟望五津。透过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州。与君离别意,与你离别,心中有无限情意,同是宦游人。因为我们同在宦海中浮沉。整体感知海内存知己,四海之内有你这个知己,天涯若比邻。纵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如近在身边。无为在歧路,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儿女共沾巾。不要像小儿女那样悲伤地泪湿手巾。精读细研 上片对月抒怀,开篇两句写中秋的圆月皎洁。月轮转动,暗示着时光流逝。白发不请自来,词人忍不住向月中嫦娥发问。这一问有力地展示了词人功业无成、白发已多、怀才不遇的苦闷。 下片大胆想象。开头三句写词人欲乘风高飞,去看那失去的祖国河山,饱含词人对失去的山河的怀念和收复失土的决心。然后词人想象到月宫去砍掉遮住月光的桂树。这里的“桂婆娑”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表现了词人收复失地的理想。精读细研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名作,一洗往昔送别诗离别的低沉凄苦,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首联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大地所“辅”。用“辅”字突出了雄泽阔大的气势。用“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暗寓了惜别的意思。精读细研 颔联,诗人与友人同病相怜,两人情感共鸣,诗人劝慰友人既然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