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与对策研究.docx

扬州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与对策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扬州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与对策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一 时间序列下的扬州经济发展 (一)扬州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原则,为便于对扬州市经济发展质量进行直观描述,本文采用简单易操作的AHP分析法[1],构建由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见表1),其中正指标18项,逆指标8项。 表1 扬州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扬州市经济发展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1.确定指标权重 采用“逐级等权法”分配权数,即每个一级指标的权数均为1/6;在一级指标内,每个二级指标的权重为1/n(n为该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的个数);每个二级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最终权数为1/6n。 2.计算指标增速 为避免增速过高或过低的指标作用掩盖其他指标的作用而导致失真现象,本文将指标增速的基准值设定为该指标的两年平均值,以此将各指标增速的范围控制在[-200,200]的区间内。对于逆指标取倒数后再计算指标增速。各指标相邻年份的增长速度计算方法为: ,其中i为指标序号,t为年份,t≥2006。 3.指数合成步骤 (1)计算各一级指标的加权增速: ,其中w为各二级指标在其所属一级指标中的权重,k为该一级指标内二级指标的个数,t为年份,t≥2006。 (2)计算定基累计发展各一级指标分指数: ,其中t为年份,t≥2005,E2005=100。 (3)计算定基累计发展总指数。 ,其中t为年份,a为各一级指标在总指数内的权重。 (三)扬州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定量测度 使用上述方法,根据扬州市2005~2014年经济发展相关指标,测算结果如下。 1.扬州市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综合经济效益、要素投入产出效益、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创新能力、资源利用和环境代价、经济增长稳定性等6个方面的定量测度结果表明,近年来扬州市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以2005年为100测算,2014年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指数为107.78,年均提升0.86个点(见表2)。 表2 2005~2014年扬州市经济发展质量指数测度 2.综合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以2005年为100测算,2014年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10.16,在6个一级指标中排名第二。从二级指标变化情况看,2014年扬州市人均GDP为8.27万元,年均增长16.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7.98%,比2005年提高2.94个百分点;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98元,年均增长21.8%;规模以上工业利润616.95亿元,年均增长32.0%;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0.9和31.5,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9.9和11.2个百分点。 3.要素投入产出效益不断改善 以2005年为100测算,2014年要素投入产出效益指数为109.35。从二级指标变化情况看,2014年扬州市社会劳动生产率为每人13.92万元,年均增长13.0%;投资效果系数呈波动下降态势,2014年为0.18,随着边际效应递减,扩大投资规模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所减弱;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2011年达到峰值33.0%,之后小幅下降回调,2014年为32.2%;土地产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产生的GDP由2005年的5.81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16.12亿元,年均提高12.0%。 4.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以2005年为100测算,2014年的经济结构优化指数达到111.02,年均提升1.22个点,是发展质量最好的一级指标。从二级指标变化情况看,2014年,扬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5%,比2005年提高7.49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7%~44%波动;城镇化率为61.2%,提高12.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268亿元,年均增长35.8%。 5.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以2005年为100测算,2014年的科技创新能力指数为106.57。从二级指标变化情况看,RD人员及经费投入强度均呈波动略增的态势,规模以上工业RD人员投入强度从2005年的2.99%小幅上升至2014年的3.81%;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在1.6%~2.3%波动;专利授权数不断提高,亿元GDP专利授权数由2005年的0.91个增加至2014年的3.20个;发明专利占比从2005年的3.5%一度上升至2009年的6.6%,随后波动下降至2014年的3.9%。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18.8%上升至2014年的45.1%。 6.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成效 以2005年为100测算,2014年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代价指数为108.99。从二级指标变化情况看,单位GD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