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第六单元 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VIP

《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第六单元 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 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现象; 3.了解类比论证这一论证方法,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和纳谏技巧。 (二)教学重点 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现象。 (三)教学难点 了解类比论证这一论证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形容忠臣,常常说“文死谏,武死战”,然而在历史上不乏能察纳雅言的明君,更不乏把进谏当成一门艺术的聪明大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这样一个关于明君贤臣的故事。 (二)预习检测 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战国策中有影响力的小故事,课上提问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参考内容: 苏秦以连横说秦(前倨后恭) 冯谖客孟尝君(狡兔三窟、高枕无忧) 赵且伐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邹忌讽齐王纳谏(门庭若市) 唐雎不辱使命 荆轲刺秦王 (三)背景介绍 1.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延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2.齐威王 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姓,田氏,名因齐。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齐威王在位时期,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典故:一鸣惊人) 3.邹忌 邹忌,(约前385---前319),一作驺忌,尊称驺子,战国时期齐国人。 他曾劝说齐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 (四)整体感知 1.强调字音 昳丽 yì 间进 jiàn 期年 jī 谤讥 bàng jī 2.结合书下注解,试着翻译课文 参考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仪容光艳美丽。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与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坐着同他闲聊时,又问他:“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比徐公差远了。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左右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 3.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一词多义 朝 朝服衣冠——早晨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见 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 是可忍,孰不可忍——什么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2)词类活用 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 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3)古今异义 明日,徐公来   明日 古:第二天 今:明天 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古:土地方圆 今:地点 (4)特殊句式 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也”表判断 省略句: 与坐谈。 与(之)坐谈 自以为不如。 自以为不如(徐公美) 倒装句: 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欲有求于我。 状语“于我”后置 谤讥于市朝。 状语“于市朝”后

文档评论(0)

水风波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