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中山外交思想从理想到现实转型研究(历史学毕业论文)
文档信息
主题:
关于“文学、艺术、军事或历史”中“中国史”的参考范文。
属性:
F-01640C,doc格式,正文3633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适用:
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搞要 1
关键字:孙中山;外交;理想;现实;转型 2
一、早期理想主义外交,以特权换主权 2
二、弃帝联俄――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 5
参考文献: 6
[1]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
[4]杨天石.帝制的终结[M].长沙:岳麓书社,2011. 6
论文原创声明(模板) 7
论文致谢(模板) 7
正文
孙中山外交思想从理想到现实转型研究(历史学毕业论文)
搞要
摘要:孙中山外交思想从理想到现实转型研究作者:未知摘要: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外交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型理当引起国人更多的研究和反思。它昭示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坎坷与孤独,也预言了中国重回世界中心的必然。关键词:孙中山;外交;理想
关键字:孙中山;外交;理想;现实;转型
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
孙中山一生十分重视外交活动,他曾一度认为革命是否能够成功,要么靠武力,要么靠外交。孙中山从一开始就清楚地看到,在中国受到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和支配的时代背景下,要进行一场推翻清王朝、推翻袁世凯统治的革命,不开展外交活动是不行的,于是主动与诸列强交手。孙中山曾告诉他的顾问、美国人林百克,在他很小的时候,有一个美国回来的侨商,给他讲了一个他终身难忘的故事:那人漂洋过海,来到有很多金子的地方,可是那里也有杀人越货的强盗。他总是把自己的金子分作两份,一份放在容易看见的地方,强盗来了任由抢去;另一份藏得很秘密,仍然可以保存下来。他的几个同伴把所有金子都藏起来,结果被强盗杀害了。是否真有人给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不管怎么说,孙中山一生在外交上就是运用了把金子分成不止一份的智慧。但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孙中山的外交理念及其实践并不顺利,经历了一个从理想走向现实的过程。
一、早期理想主义外交,以特权换主权
早期孙中山革命思想主要来源于他的反满思想,如史扶邻就认为,孙中山除了在兴中会章程序言这个有限的范围外,从未公开表示过反对帝国主义。他在1901年12月发表的《支那保全分割合论》中,认为“义和团民,以惑于莫须有之分割,致激成排外之心而出狂妄之举,已有视死如归以求幸者矣”。1902年2-3月份在与章太炎、秦力山等人讨论土地问题时,仍然认为“外人之干涉不惧”,主要是担心革命派内部的混乱。1904年,在应美国人麦克威廉斯要求,向美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宗旨的《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中,虽然认为欧洲列强瓜分世界已经完毕,中国是他们争夺的最后焦点,但认定列强不能瓜分中国。列强何以不能瓜分中国,孙中山将其原因归之于中国的“民情”,即中国历史上有统一的传统。中国“就国势而论,无可保全之理也;就民情而论,无可分割之理也”。“支那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间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是支那民族有统一之形,无分割之势”
鉴于这种思想,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孙中山就曾尝试和外国人合作。他曾向法国人提议:如果他们能通过越南为广西起义者运送军械,他将在那里建立革命政府,向广东挺进,进而威胁湖南、福建,迫使这些省份参加或承认一个华南联邦共和国,在未来的共和国中给予法国人以各项特权。
在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对西方列强抱有很深的幻想,不但在言词上避免刺激西方,而且希望以承认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的特权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华民国的承认。如在1906年《同盟会对外宣言》和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发布的《对外宣言书》均阐述了他的对外政策:承认中国与各帝国主义缔结的条约继续有效,继续偿还外债,承认外国在中国各项特殊权益。
1920年底回到广州重建军政府后,他一如既往地争取各国承认和援助他的政府。
他已经把英国视为巨大的殖民帝国。至于香港政府,最让他恼火的是,竟然在他宣誓就任非常大总统时下令禁止当地华人庆祝,稍后又禁止为他的军事讨伐捐献资金。事实上早在他1913年讨袁失败后,香港总督就曾奉英政府训令宣布永远禁止他去香港。不过,以后孙中山仍然不得不经常跟他们打交道。
由于日本是孙中山发起革命的地方,孙中山一直主张“联日救国”,甚至在1916年革命处于低潮时,提出过以出让东北三省的特殊权益换取日本支持革命军。巴黎和会之后,他对日本政府看法有所改变。在他写给《朝日新闻》记者的信中,日本对青岛的侵占,被比喻成一个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