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写作专题二十六第一节波澜课件.ppt

通用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写作专题二十六第一节波澜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主任听后,先握了下甄扶贫的手说:“辛苦了,老甄!” 然后对李大姐解释道:“大姐,您不要生气,这是党中央的新 政策——精准扶贫, 国家要让大家快速脱贫致富,所以需要了 解清楚大家家里边的情况。”李大姐听了有点蒙:“精准扶贫 跟我们有啥关系?”李主任发现村民不配合工作是因为不了解 这项政策,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政策,李主任拉着李大姐 来到村头。 村民听说县扶贫办的李主任要宣布一条重要信息,都聚拢 过来,前面站着王老伯和小英等人。李主任对着大家说:“我 们国家要让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准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像 李大姐这样的家庭愿意养鹅,国家会提供资金让她多养鹅,甚 至邀请专家来教会她大规模养鹅,让她家富起来。” “哦,原来是这样啊,这可真是好政策。”王老伯说。“怪 不得老师要向我了解家庭情况。”小英恍然大悟道。(人物语言 没有矫饰,表达妥帖,个性鲜明,体现出作者很强的文字驾驭 能力。) “是的,国家要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李主任大声说。 为这样一条激动人心的信息,村民们热烈地鼓起了掌!(村民听 了李主任的话转而表示支持和称赞,是“扬”。文章以一个小 山村村民对一条信息的反应凸显了“国家精准扶贫”这一宏大 主题,以小见大,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点评:本文欲扬先抑,凸显主题。开头写不同年龄段村民 对村干部调查家庭情况的不满和抵触,然后通过李主任的解释 了解了精准扶贫政策,最后纷纷表示支持和称赞。欲扬先抑写 作手法的使用不仅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还于前后对比之中凸 显了文章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对比法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人物、事件在不同时期和 不同方面的比较,最能够彰显人物的性格和事件的本质。而强 烈的对比反差,也能够使读者的阅读心理形成落差,获得美感。 如 2019 年江苏卷的记叙文佳作: 和而不同两君子 江苏一考生 我们小区里有两位饱读诗书的前辈,人称愚公和智叟。 愚公今年七十有二,他性情豪爽,仗义执言,动辄拍案而 起。村主任用公款买车,供自家儿媳上下班之用,村里人看在 眼里,气在心里,就是没人敢到老虎嘴上拔毛,可愚公竟去拔 了这根毛。他先找村主任交换意见,村主任不理他,他就跑到 乡里找纪检委。结果村主任老老实实把钱退给村里,还落了一 个警告处分。愚公赢得了众人的夸赞,可村主任心里却留下了 芥蒂。 智叟比愚公还大两岁,他为人谦和,从不得罪人,人缘极 好。在愚公刚有告发村主任的念头时,他出来阻挡:“官场里 这样的事多呢,你管得尽吗?告倒一个官,得罪一帮人,自己 又伤神动气,何必呢?”可是在村主任受了处分之后,他又跑 到村主任家里劝村主任:“不要记恨愚公,他不告发你,也还 会有别人告发的,和为贵,和为贵。” 愚公喜欢悲剧,他说悲剧给人力量;智叟喜欢喜剧,他说 喜剧教人平和。愚公喜欢项羽,他赞项羽顶天立地,敢作敢当; 智叟喜欢刘邦,他夸刘邦伸屈自如,进退有路。 两人走到一起常为一些与己无关的小事争论不休。某老师 专业水平很一般,请人代写几篇论文,发表在什么杂志上,又 暗中疏通关节,买通各路神仙,终于获得高级教师的职称,于 是便以学者型教师自居,平日里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动辄便 曰:“我是高级教师。”愚公闻之,批曰:“骗来的王冠无光 彩!”智叟则说:“偷来的钞子也是钱。” 一日论及某官不学无术,愚公义愤填膺,智叟说:“不学 无术而官运亨通,此术中之大术也,你学而有术,何以混不上 一官半职?”愚公驳曰:“人吃苍蝇会得病,鸭吃蛆虫好长膘, 你愿做人,还是当鸭?”智叟气得哑口无言,从此两人不再来 往。 有一天,一个小偷趁智叟外出,偷偷进入智叟家里,偷走 了抽屉里2000 元钱。智叟回家,在门口与小偷撞个满怀,小偷 打了智叟一拳,撒腿就跑,周围邻居尽作“壁上观”,无人去 追拦小偷。这时候,智叟多么希望一个侠客从天而降啊。说来 也巧,侠客真的出现了,他就是智叟的老对手愚公。愚公听到 外面有吵闹声,出来一看,见一小青年狂奔,便上前阻拦,小 青年拔出刀子,向愚公猛刺,愚公缠着他死死不放。众人见有 人与小偷交上手,胆子便大起来,纷纷出来援助,很快将小偷 制服,扭送派出所。 走出派出所,两人相视而笑。愚公说:“君子和而不同。” 智叟则曰:“小人同而不和。” “哈哈哈!”两位老对手的笑声合而为一。 点评:①立意深刻,颇有哲理。两位老人,一个敢于斗争, 一个坚持和为贵,文章通过他们的性格冲突,展示了两种文化、 两种价值观,表达“君子和而不同”的主题,切合题意,立意 深刻,颇有哲理意味。 ②构思巧妙,布局合理。文章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