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基于脑电波的
便携式睡眠质量监测系统
金旭扬
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 万永菁
中学信息学科组 吴奕明
1 / 11
[1]
[1]
. .
摘要
睡眠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睡眠质量近年来受到高度关注;本文从脑电波角度探寻睡 眠监测的有效易行方法,从软硬件角度设计了便携式睡眠质量监测系统。研究分析便携式脑
电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和 CAP睡眠脑电数据库,用功率谱分析和 BP 神经网络探究了睡眠分
期的有效算法。实验进行了初步的睡眠分期与质量评估,证明了便携式睡眠质量监测系统的 准确性与利用脑电数据进行睡眠分期的有效性。本课题研究,提出了利用单导连脑电信号进 行睡眠分期的可行性,为之后研究便携式、市场化的睡眠监测设备以与其他应用提供了重要 的实验参考依据。
关键词: 脑电;脑机接口;睡眠监测;睡眠分期; BP神经网络
一、引言
1.1 睡眠质量研究背景与意义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从生到死,人类始终是在觉醒和睡眠中度过。人类通过高 质量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更好地恢复精神和体力,使人在睡眠之后保持良好的觉醒状 态,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人类用于睡眠的时间占人一生中的三分之一。然而迄今我们对这一重要的生理现象的认
识还微乎其微,对睡眠进行科学的研究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历史。 1937 年, Lomis、 Harvey 和
Hobart 注意到,睡眠不是处于一种稳定状态,而是要发生一系列非常有规律的周期性变
化。
1986 年, Rechtschaffen 等人重新肯定了 Dement 和 Kleitman 的分期标准,并根据十年 来的经验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使之更趋完善。 [2]
2007 年,美国睡眠医学会基于上述标准进行改进,发布了新的睡眠分期专业标准,其
中规定了各个指标具体的采集标准与判定方法。 [3]
1.2 脑电信号分析方法综述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处理技术逐步应用到 EEG的分析中来。经典的 EEG分析方法
有:以分析 EEG波形的几何性质,如幅度、均值、峭度等为主的时域分析方法和以分析 EEG
各频率功率、相干等为主的领域方法。早在 70 年代初, W.C.Yeo 和 J.P.Smith [4] 就应用
Walsh 谱分析离线地研究了一个处于睡眠状态的男性的三段脑电图。 R.D.Larsen 等 [5] 应用
Walsh 顺序的 Walsh 函数对 EEG进行展开,并定义了双值自相关函数,尔后讨论了可以按双 值自相关函数来显示各种睡眠 EEG的特征。
1982 年,美国物理学家 Hopfield 提出了 HNN模型,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应用神经网络方 法解释许多复杂生命过程的进展。自八十年代末以来,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已涉与到了脑电
分 析 的 各 个 方 面, 其 中包 括 自发 脑 电 的 睡 眠 分级 与 睡 眠 EEG 分 析。 S.Roberts 和 L.Tarassenko [6,7] 把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睡眠 EEG的自动分析。他们采用无监督学习网络对 大量没有经过人工判别的数据进行自组织分类,少量的经过人工判别的标准样本则用来自组
织分类结果做解释和量化,从而在网络中形成了 8 个聚类区。根据 EEG在 8 个聚类区之间随
时间运动的轨迹可以对一夜的睡眠状况有定性的了解。 [8]
1.3 脑电监测设备介绍
目前,脑电监测设备大致有二:
1 / 11
. .
一为大型的、医院专用的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这种系统需要测量多导连的脑电图、眼电 图、肌电图、口鼻气流、呼吸运动、血氧饱和度等众多指标,且有严格的判定规则、需要专 业知识。 [3]
二为便携式脑机接口设备。此类设备通常体积小、使用方便、成本也较低,测量的脑电 图多为单导连,但由于获取的数据用途较为单一,可以很好地完成睡眠监测的任务。 [9]
1.4 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利用便携式脑电波采集设备实时获取脑电数据,并且与终端设备通讯实时存储、
分析数据。利用 Windows、 Android 等移动平台下编写的软件实现此功能,实现人体的睡眠 监控。
二、方法和假设
2.1 系统软硬件平台的基本架构
2.1.1 睡眠质量监测系统的硬件组成
用于采集数据的设备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