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单位: 执教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巩固文言词语,识记文学常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写作手法,能熟练地、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略小石潭寂静、幽美的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感受人文情怀。 二、教学过程 导入 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欣赏美的心,峻秀神奇的中国山水哺育了唐诗、宋词、元曲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自古有多少文人墨客在赏山玩水之中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句(播放课件,学生齐读)。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夏) 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花香。(秋)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冬) 这些诗句中有春的生机,夏的妖娆,秋的神韵,冬的情怀。峻秀神奇的中国山水不仅哺育了唐诗、宋词、元曲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像王维、吴道子、米芾、张旭等震烁古今中外的 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是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渍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吟咏人生。今天我们再来走近小石潭,和柳宗元一起,畅游一处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名胜──“小石潭”,去一睹大自然的美妙,品味人生的真谛,体味人生的情怀。(板书) 明确目标 :巩固文言词语 欣赏写作手法 感受人文情怀 (二)巩固文言词语: 出示重点词语,口头回答下面红颜色词语的意思。 (1)乃记之而去; 崔氏二小生; (2)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潭中鱼可白许头, 明灭可见;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参差披拂, 其岸势犬牙差互; (3)心乐之 ; 近岸,卷石底以出; 凄神寒骨。 教师点拨:归纳词语的规律和方法 (1)、归类意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2)、有贯穿全文的意识、单元意识 (3)、有全册、初中学段意识 出示范例:临 (1)、到、靠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 “临溪而鱼”《醉翁题记》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2)、面对、对着 “执策而临之”《马说》 “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3)、将要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4)、从高处往低处看 “万方多难此登临”《登岳阳楼》 (三)欣赏写作手法: 1、绘景、知人、悟情 假如给你一次做导游的机会,你会怎么介绍小石潭?(提示:山水特点、游览感受)学生商议讨论并展示。 教师点拨:《小石潭记》表达了柳宗元在被贬的生涯中的凄怆悲凉的情感,再次回顾柳宗元的文学常识: 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作者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情感。 赏析写作手法: 学生可以任选角度进行品析提示:修辞、感官、正侧面描写、对比…… 例如: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运用简洁的四字短语的方式,写出了小石潭周围绿树成荫,柔软的枝条随风飘荡的景象,营造了小石潭清幽的意境。 引导学生多元的品析角度:移步换景、特写镜头、修辞手法、寓情于景、动静相衬、正侧面结合…… 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引出本文柳宗元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四)感受人文情怀 由柳宗元的贬官延伸中国古代的特殊文化现象---贬官文化。 微型讲座:贬官文化。 古制中国,宦海沉浮,稍不留意,就要受到被贬的惩罚,而这群被皇帝老儿随意拆卸的玩具中,常常有许多饱读诗书之人。在有着两千多年封建思想的中国古代社会,文人墨客总是脱不了与政治的干系。所以当政治一旦与文学挂钩,便衍生出带有中国特色的一系列文化现象。贬谪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诸多的迁客骚人,也成就了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学。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写到:中国历史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的不错。 代表人物:柳宗元 范仲淹 苏 轼 (课件播放,教师讲解柳宗元的贬官遭遇)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准确地说,贬官文化应是社会洪波中的一点波光,正是因为皇帝们的御批,才有了这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