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优质教案.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优质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丁 香 结 教学目标 1.会写“缀、窥”等12个字,会写“宅院、幽雅”等18个词语。 2.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言。 3.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师备课 “”。 1.会写“缀、幽”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划分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丁香的特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展示花草树木及其象征意义的图片,学生仔细观看,交流感受,进入本课的学习。 导语: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等。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丁香结》,去文中看一看作者又赋予了丁香结怎样的象征意义。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丁香结) 明确:“丁香结”表面指丁香的花蕾,实际指人生中的很多问题。以此为题,寓意深刻,易引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简单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2.学生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 宅院 缀满 窥视 幽雅 断断续续 伏案 浑浊 笨拙 眼帘 参差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妩媚 印象 模糊 花苞 花蕾 衣襟 恍然 愁怨 顺心 平淡 (2)理解词义。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预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1)给课文标上段序,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归纳出每一层主要写了什么。 (2)了解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主体,即描绘丁香的特点(第1—3自然段)及阐述作者的独特感悟(第4—6自然段)。(课件出示) 2.朗读第1—3自然段,初步感知丁香花的特点。 提出问题,先小组合作探究,再全班交流。 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些地方的丁香,它们有什么特点?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交流示例: 生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城外校园里的丁香;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 生2:我知道作者从视觉、触觉、嗅觉等角度具体描写了丁香花的色彩、形貌、姿态和气味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如结合“雪白”“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词可以分析出来。 生3:我知道作者赋予了丁香花灵动优雅、纯洁无瑕、可爱芬芳的特点。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主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学案·”,“”)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进而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思考,学会豁达、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问题。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引导学生采用整合文章各部分大意的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的作者从色彩、形貌、气味、姿态等方面描写了丁香花,赋予丁香花灵动优雅、纯洁无瑕、可爱芬芳的品格,阐述了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以豁达的胸怀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的感悟。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作者笔下的丁香美得脱俗,美得优雅。那么作者是怎样将丁香的美表现出来的?又是怎样联想到丁香结并生发感悟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品读课文,欣赏有关丁香的画面,感受丁香的特点。 (1)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描写丁香的几幅画面,用小标题的形式列出来。 明确:有这样几幅画面:城里丁香图、城外校园里的丁香图、斗室外三棵白丁香图、雨中丁香图。(学生也可有其他概括,言之有理即可。) (2)师生共同欣赏这四幅画面,感受丁香的特点,体悟作者赋予丁香的品格。 画面一:城里的丁香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把枝头的小花比作星星,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小巧、繁密、耀目的特点。拟人——“探出”和“窥着”都是人的神态和动作,作者将丁香花人格化,生动地刻画出伸出宅院外墙的半树丁香花娇俏灵动、惹人怜爱的情态。 画面二:城外校园里的丁香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文档评论(0)

专业中小学课件教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