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药物疗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时,需要迅速发生药效者 作诊断性检查 静脉营养治疗 输液或输血 目的 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和手背、足背、踝部等处浅静脉。 部位 操作步骤 核对解释 选注射部位 消毒 再核对 注射 进针 拔针 松止血带 核对 整理安置 扎止血带 排气 先下后上、由远端到近端地选择血管。 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注意观察。 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应另备盛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和头皮针,注射时先作穿刺,并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再取下注射器,调换抽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注射。 注意事项 刺入过浅,或因静脉滑动,针头未刺进血管内,抽吸未见回血。 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可有回血,部分药液溢出至皮下。 针头刺入较深,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可有回血,部分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 针头刺入太深,穿破对侧血管壁,没有回血,如只推注少量药液,局部不一定隆起。药物注入深部组织,有痛感。 失败原因 头皮静脉注射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药物疗法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注射给药法 注射原则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注射的药物应临时抽取 排空气 抽回血 无痛注射 皮内注射 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 药物过敏试验 预防接种 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 目的 前臂掌侧下段 三角肌下缘 需局部麻醉的部位 部位 核对解释 操作步骤 询问过敏史 选注射部位 乙醇消毒 再核对 推药 进针 拔针 成皮丘 15~20min后观察 核对 整理安置 皮下注射 注射于皮下组织 目的:注入小剂量药物;预防接种 部位: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腹壁、后背、大腿前侧和外侧 目的及部位 核对解释 操作步骤 选注射部位 消毒 再核对 注射 进针 拔针 抽回血 核对 整理安置 持针时右手示指固定针栓,不可接触针梗。 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 尽量避免应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作皮下注射。 经常更换部位。 注射少于1ml的药液时,必须用1ml注射器抽吸药液。 注意事项 肌内注射 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内的方法 目的 不宜或不能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采用。 用于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部位 臀大肌为最常用(十字法和联线法) 臀中肌、臀小肌 股外侧肌 上臂三角肌 臀大肌定位(十字法) 臀大肌定位(联线法) 臀中肌、臀小肌定位法 股外侧肌定位 上臂三角肌定位法 核对解释 操作步骤 选注射部位 消毒 再核对 注射 进针 拔针 抽回血 核对 整理安置 摆体位 排气 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 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用臀中肌或臀小肌注射。 注意事项 静脉注射 四肢浅静脉 头皮静脉 股静脉 四肢浅静脉静脉注射

文档评论(0)

5686464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