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工程测量习题集
第一章 绪论
名词解释:测量学、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地理坐标。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括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是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括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是
研究对地球整体及其表面和外层空间中的各种自然和人造物体上与
地理空间 分布有关的信
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学和技术。就是确定空间点的位置及其属性关系。
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大地水准面是指与平均海水
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部的水准面。地理坐标是用纬度、经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
球面坐标。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是什么?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铅垂线;基准面——大地水准面
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区别?
( 1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个投影带经过高斯投影后建立的;
( 2 )纵轴是 X 轴,且是中央子午线的投影;横轴是 Y 轴,且是赤道的投影;
( 3 )象限是顺时针排列的;一个投影带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与大地坐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设某地面点的经度为东经 130 °25 ′32 ″,问该点位于 6°投影带和 3°投影带的第几带?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各为多少?
提示: 6 °带带号: n6
INT L 1
6
L
3 °带带号: n3
(四舍五入)
3
6 °带中央子午线经度: L 0 6n 3
3 °带中央子午线经度: L 0 3n
本题答案: 22 带( 6°带), 43 带( 3°带)
0 (6 °带)= 129 °, 0 (3 °带)= 129 °
我国某处地面点 A 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为
X A 3234567.89m , YA
87m ,
问该坐标值是按几度带投影计算而得? A 点位于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A 点在该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距离中央子午线和赤道各为多少米?
3 °带,38 带, 114 °,西侧,67890.13m 和 3234567.89m 。
什么是绝对高程?什么是相对高程?两点间的高差值如何计算?
. 绝对高程 (或称海拔 ),是指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在局部地区,当无法知道绝对高程时,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该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程,又称为假定高程。
首先选择一个面作为参考面 (一般选择地面 ),然后分别测出两点相对参考面的高度, 两高度之差即为高差。
根据 1956 年黄海高程系算得 A 点高程为 213.464m ,若改为 1985 年高程基准,
则 A 点的高程是多少?
提示:水准原点高程:
H 0 = 72.289m ( 1956 年)
H 0 = 72.260m ( 1985 年)
高差不变, 213.464 - 72.289 =
H A ( 1985 年) - 72.260
H A ( 1985 年) = 213.435m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水平距离和高程各有什么影响?
测量的基本工作是什么?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
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
先控制后碎部、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检查
第二章
水准仪及水准测量
1. 名词解释:视准轴、水准管轴、水准管分划值、转点、测站和视差。
十字丝 中央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水准管两端一般刻有 2mm 间隔的刻画线,刻画线的中点 s 称为水准管零点,过零点且与水准管壁圆弧相切的纵向直线 L-L 称为水准管轴。
水准器上相邻两分划线间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值
连线或延长线上测定一点或数点,称为转点
指的是外业测量时安放仪器进行观测的地点。
视差就是从有一定距离的两个点上观察同一个目标所产生的方向差异。
简述水准测量原理,并绘图加以说明。若将水准仪立于 A 、B 两点之间,在 A 点的尺上读数
a=1586mm ,在 B 点的尺上读数 b=0435mm ,请计算高差
hBA ,说明 B 与 A 哪点高?
水准测量原理:略
hBA b a 1.151m , B 点高。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导致目标实像与十字丝平面不完全重合出现相对移动现象,称为视差。其原因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使目标实像不完全成像在十字丝平面上;在目镜端观测者眼睛略作上下少量移动,如发现目标也随之相对移动,即表示有视差存在;再仔细进行物镜调焦,直至成像稳定清晰。
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什么作用?在什么点上可以放尺垫?在什么点上不能放尺垫? 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传递高程的作用;在转点上必须安放尺垫,在水准点上不可以。
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处?它可以减小或消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