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教育方法论 主动 创造 量力 第六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一)主动 教育者的主动 儒家——“譬若钟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 墨家——“虽不叩必鸣” “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知之也” 学习者的主动 “好美欲富贵者,不视人,犹强为之。义,天下之大器也,何以视人?必强为之!” 第六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二)创造 儒家——“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墨家——述且作 “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 第六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三)量力 学习者应专一而学。 稳扎稳打、坚持不懈,切忌贪多。 教育者应量力而教。 “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第六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第三节 老聃、庄周与道家学派 老子创立 庄子学派 稷下黄老学派 第六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老子 小传 老子(约前571-前471),又称老聃、李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人。 曾为周朝守藏史,掌管王室典籍,闻见广博。 晚年隐居,著《道德经》五千言。 唐代诏号 “太上玄元皇帝”、“太上老君”。 第六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老 子 第六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庄子小传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人。原楚国贵族,因乱迁宋。 曾为漆园吏,生活困顿,但鄙弃荣华名利,力图保持独立人格,追求逍遥无恃。 代表作《庄子》,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具浓厚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影响重大。 唐代诏号为“南华真人” 第六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庄 子 第七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一、教育作用论 老子——治国 庄子——养生 第七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一)老子的教育作用论 立足点——道(广博性与永恒性) “道可道,非常道” 教育作用—— “复归于朴”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 第七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曾子卧病,学生和儿子陪侍。持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惊,欲起换席。子劝阻,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曲礼下·第二》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乐》 教育的基本过程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礼乐的价值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衡量乐教的主要标准——“仁” 《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 《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 “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 ——《礼记·文王世子》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易》 又名《周易》,为卜筮之书。 阴爻和阳爻构成八卦; 八卦相重构成六十四卦,共384爻。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太极图 八卦图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读《易》,韦编三绝。 ——《史记·孔子世家》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述而》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春 秋》 中国第一部编年史。 根据《鲁春秋》整理而成,共242年历史。 编订目的——“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四分。 “春秋笔法” 一字褒贬:以曲折隐晦的方式, 表达作者的价值判断。 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 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