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管理创新教材.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讲 非营利组织管理创新 本讲主要内容 一、社会组织孵化器 (一)概念及起源 (二)社会组织孵化器的功能 (三)社会组织孵化的流程 (四)国内外社会组织孵化器建设 (五)一个被孵化的社会组织成长的个案 二、公益创投 (一)概念及其形成 (二)性质和特点 (三)国内外公益创投的实践 (四)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差异 (五)公益创投在中国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组织孵化器 (一)概念及其形成 社会组织孵化器:借用企业孵化器的理念而建立,旨在为初创期和中小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场所、寻求资金项目等全方位的支持,一般由专业团队运作。 在国内,根据具体形态的不同,也称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或社会组织孵化园 社会组织孵化器概念的形成过程 孵化器在20世纪50年代发源于美国。 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孵化器迎来蓬勃发展的局面。 1990年,波士顿大学教授布朗提出“支持型组织”的概念,指出这类组织的特点是为其它组织提供广泛的支持型活动。 2005年,中山大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提出“NPO孵化器”的概念。 200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简称“恩派”)把企业孵化器的概念引入公益领域,提出“社会公益组织孵化器”概念。 (二)社会组织孵化器的功能 理念塑造:帮助社会组织明确自身的价值和理念 核心载体:提供免费场所、办公设备,提供小额资助,提供融资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公共关系服务、法律咨询服务、财务服务等通用服务。 能力建设:各种能力,如战略规划、筹资、人力资源管理、领导等能力的培训和提升 引导协调:在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引导协调作用 (三)社会组织孵化的流程 申请入驻 机构评估 入驻孵化 孵化完成 跟踪服务 (四)国内外社会组织孵化器建设 1、国外社会组织孵化器的建设 (1)日本——NPO支援 中心 日本的NPO支援中心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各种日常支援活动,如提供场地、信息、文印服务等,围绕NPO失业开展的调研活动以及向政府、媒体提供NPO发展的建议。 (2)美国——基金会孵化器模式 通过集中多个小型家庭基金会、公司基金会的资金和个人捐赠资金,通过专家管理团队,对各类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投放途径进行咨询,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 2、国内社会组织孵化器的发展 (1)上海 2007年4月,恩派在上海建立我国第一个社会组织孵化器,形成了“政府和民间力量共同兴办、民间管理、政府和公众监督、民间受益”模式。2010年,上海创办社会创新孵化园。 (2)南京 2009年10月,全国首家由政府和基金会联合筹办的南京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成立。 (3)广州 2009年底,广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开始运营 (4)深圳 2010年3月,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启动“社会组织孵化实验基地” (5)北京 2011年,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建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形成了“政府支持、专业团队管理、政府和公众监督、民间组织受益”模式 (6)东莞 2011年12月,东莞成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3、我国社会组织孵化器存在问题 (1)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2)政府主导,缺乏独立性 (3)缺乏专业性人才队伍,自身能力建设不足 (4)缺乏科学的孵化器评价与考核机制 (五)一个社会组织孵化成长的个案 上海艺途无障碍工作室,是一家在上海正式注册并与许多社区和机构合作开展了包括残障人士艺术潜能开发课程和相关的展览活动的民非组织。机构旨在为残障人士构建发现和展示自身艺术价值的平台,为社会健全人提供接触和再认识他们的机会,重塑社会至于残障群体的映像,从而促进社会更好更和谐的发展。 2010年,入驻上海社会创新孵化园,并成功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通过孵化园的论坛,该组织与“淡水河谷”矿产品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孵化园开办的公益心体验活动,使该组织走出园区,与“甲骨文”、“GE”等多家公司联办公司的年会,在年会中,该组织的多幅作品被拍卖。 该组织公益项目经过孵化园的推荐,参加了上海第一财经频道的“谁来一起午餐”的公益节目后,与更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1年,该组织的项目被成功复制,在北京朝阳区落地。 二、公益创投 (一)概念及其形成 公益创投(venture philanthropy):又称为公益风险投资,一种新型的公益资本投入方式,其投入对象一般为中小型和初创期的公益组织,除了资金支持,还强调管理与技术支持,通过与被投资者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达到促进能力建设和公益模式创新的目的。 1969,美国慈善家洛克菲勒三世首次提出“venture philanthropy” 概念。 1997年,美国学者莱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中系统提出公益创投理念。 2001年,台湾学者林吉郎首次将“venture philanthropy”翻译为公益创投。 (二)性质和特点 1、公益创投的性质

文档评论(0)

文档收藏爱好者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事业编考题需要答案请私聊我发答案

认证主体莲池区卓方网络服务部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FXTU3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