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击跳闸率n1(次/ 100km·40雷电日 ) 雷击次数 击杆率 建弧率 雷电流幅值大于雷击塔顶的耐雷水平 I1 的概率 绕击跳闸率n2(次/ 100km·40雷电日 ) 雷击次数 绕击率 建弧率 雷电流幅值大于雷绕击的耐雷水平 I2 的概率 电压等级(kV) 500 330 220 110 雷击杆塔时耐雷水平(kA) 125 ~175 100 ~ 150 75 ~ 110 40 ~ 75 平原跳闸率 (次/百公里·年) 0.081 0.121 0.252 0.833 山区跳闸率 (次/百公里·年) 0.17 ~ 0.42 0.27 ~ 0.60 0.43 ~ 0.95 1.18 ~ 2.01 架空输电线路典型杆塔的耐雷水平及雷击跳闸率 例10-1 某 220kV 线路,假定杆塔冲击接地电阻 Rch = 7Ω,绝缘串由 13 片 X-7组成。其正极性冲击放电电压 U50% 为 1410kV,负极性冲击放电电压 U50% 为 1560kV。架设双避雷线,避雷线弧垂为 7m ,导线弧垂为 12m ,避雷线半径为 5.5mm 。求该线路的耐雷水平及雷电跳闸率。 解:1.计算几何参数 (l)避雷线与导线的平均高度 (2)避雷线对外侧导线的耦合系数 (3)杆塔电感 Lgt 2.雷击塔顶时分流系数查表 3.雷击塔顶时的耐雷水平 I1 5.计算绕击耐雷水平I2 4.雷电流超过 I1 的概率 6.雷电流超过 I2 的概率 7.击杆率 g,绕击率 pa ,建弧率 η 8.线路的雷电跳闸率 n 次/ (100km·40雷电日) 概述 发电厂、变电站雷害包括:直击雷和雷电侵入波,其中,前者只要按规程设计,雷电直击的概率很低,重点在于后者的保护。 11.4 发电厂、变电站雷电过电压及其防护 11.4.1 直击雷过电压的防护 发电厂、变电所防止直击雷的措施:采用避雷针、避雷线及良好的接地网。 装设避雷针(线)的原则 装设的避雷针(线)应该使所有设备均处于避雷针及避雷线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要注意防止反击。即雷击于避雷针及避雷线后,它们的地电位可能提高,如果它们与被保护设备的距离不够大,则有可能在避雷针、避雷线与被保护设备之间发生放电,或叫做逆闪络。 避雷针(线)的设计计算 独立避雷针 I = 140 ~ 150 kA,L = 1.7 hμH/m, 空气击穿场强500 kV/m, 土壤击穿场强300kV/m, di / dt按斜角波头= 2.6 μs。 高电压工程基础 Sk一般不宜小于5m, Sd一般不宜小于3m。 11.4.2 侵入波过电压的保护 a. 避雷器(限制来波的幅值) b. 进线保护(冲击电晕降低入侵波的陡度和幅值;导线波阻 抗限制流过避雷器的冲击电流幅值) 避雷器的保护作用 1. 避雷器保护的动作过程 避雷器上的电压可以看作斜角平顶波 高电压工程基础 * 避雷器电压Ub的图解法 2. 被保护设备上的过电压 变压器与避雷器之间允许的最大电气距离: 高电压工程基础 《高电压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韩永霞 第11章 雷电过电压及其防护 11.1雷电参数 11.2 防雷保护的基本措施 11.3 架空输电线路的雷电过电压 11.4 发电厂、变电站的雷电过电压及其防护 高电压工程 高电压工程基础 11.1 雷电参数 先导:不连续性(分级先导),历时约 0.005 ~ 0.010 s。每一级先导发展速度相当高,但每发展到一定长度(平均约 50m)就有一个 10 ~ 100 μs 的间隔。发展速度约为光速的 1/1000 。 主放电:时间 50 ~ 100 μs,移动速度为光速的 1/20 ~ 1/2;主放电时电流可达数千安,最大可达200 ~ 300kA。 余辉:雷云中剩下的电荷继续沿主放电通道下移,称为余辉放电阶段。余辉放电电流仅数百安,但持续的时间可达 0.03 ~ 0.15 s。 高电压工程基础 11.1雷电参数 雷电活动强度——雷暴日及雷暴小时 雷暴日:每年中有雷电的天数。 雷暴小时:每年中有雷电的小时数。 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 15 的地区为少雷区;超过 40 的为多雷区;超过 90 的地区及根据运行经验雷害特别严重的地区为强雷区。 雷电通道波阻抗 雷电通道如同一个导体,雷电流在导体中流动,对电流波呈现一定的阻抗,该阻抗叫做雷电通道波阻抗 (规程建议取 300 ~ 400Ω)。 高电压工程基础 根据模拟试验和运行经验,一般高度线路的避雷线和导线对地面的遮蔽宽度取4hb + b,hd是上导线的平均高度,b为避雷线之间的宽度,这样 ,l00km输电线路对地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