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诗和闺怨诗专项练习—湖南省长沙市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docxVIP

行旅诗和闺怨诗专项练习—湖南省长沙市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旅诗和闺怨诗练习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①自悄然②。 寒灯思旧事,断雁③警愁眠。 远梦归④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⑤,门⑥系钓鱼船。 1.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这首唐代诗人的五言律诗是一首羁旅怀之作,全诗含蓄蕴藉,意境深远。 B.首联“凝情自悄然〞是抒情主人公神情态度的最好写照,将诗人的思念之情写到极致。 C颔联融情于景,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反衬出羁旅在外的寂寞凄凉。 D颈联用设想之词,虚实结合,表现出诗人因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 E尾联景物暗淡,心情愁苦,表现的是羁旅之愁,故园之思。 2.试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对“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句进行赏析。(4分) 1、CE 2、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的闲适和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比照,(1分)反衬诗人思乡的愁苦,(1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1分)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春天严武突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漂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州、忠州时写下的。。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这首诗是诗人感慨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之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 B.诗歌前两联对仗工整,由远及近,由上及下,描绘了一幅恬淡的月夜画面。 C.诗歌的颈联说:这点名声,那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写得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其实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 D.诗歌尾联写道:正在自己孤寂无聊漫步之时,只见一只孤零零的鸥鸟立在沙滩之上,由此诗人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更加悲伤。 E.这首诗与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所描写的景象都十分开阔,艺术表现手法较为自然。 2.杜甫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刻苦精神来努力创作,从本诗大可一窥全豹,颔联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垂〞和“涌〞二字就用得极为精妙,请做赏析。 1、BD “垂〞本指垂下,这里指天边的星宿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涌〞为涌动,即为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降水的流动而浮动着〔1分〕。 岸上星星,舟前月涌,用“星星〞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东流,写出了雄浑阔大的夜景〔1分〕,也反衬了〔1分〕作者孤苦伶仃的形象和漂泊无依的悲怆心情〔1分〕。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羁旅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表达了诗中女子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青春辜负,时光易逝,对心上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答复〔1—2〕题。〔9分〕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 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以下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这两首诗的体裁都是绝句,不同的是金诗是五言绝句,刘诗是七言绝句。题材上都是闺怨诗。 B.金诗塑造了一个白天睡觉、无所事事、泼辣的女子形象,打黄莺的举动显得粗鲁且不可理喻。 C.金诗的思路不是惯常的起承转合,四句小诗,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撕蕉剥笋,正符合所谓“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 D.刘诗从时间布局看,先写时间之晚,后写季节之晚。首句写纱窗日暮,引出次句窗内独处之人;第三句写空庭春晚,引出末句庭中落花。 2、两首诗均以“春怨〞为题,但诗中都没有“怨〞字,请分别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表现“怨情〞的。 1、B 解析 “白天睡觉、无所事事、泼辣的女子形象,打黄莺的举动显得粗鲁且不可理喻〞错,金诗塑造了一个纯真娇憨、思念丈夫的女子形象。 ①金诗借事抒情:女主人公将枝头莺儿打起,因为它的啼叫声惊醒了自己的美梦,使她没能在梦中到辽西与丈夫相会,诗歌在对一个生活细节的记叙中,寄寓了一份闺“怨〞(或通过动作展现:用女主人公被黄莺儿惊醒,起来打黄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不得梦到辽西的悲苦,表达了女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38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