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第1页共4页
野望
1.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意境。
2.品析诗的语言,读出诗人的情怀,感悟诗人形象。
一、导入新课
一切景语皆情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日暮中的思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日暮中的惆怅;“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日暮中老有所为。今天我们一起来穿越时空,欣赏唐代诗人王绩眼中的日暮之景吧。
二、教学新课
一、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课文,进行初步感知。
然后大声自由地朗读诗歌,找出你思考后仍然不懂的词或者诗句。
朗读要求:
1.声音洪亮,语调缓慢低沉,抑扬顿挫。2.请根据你的理解读出诗歌蕴含的情感。
二、精读品味
1、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找出文中描写时间的字?
暮
(1)景象之暮
2、文中写了哪些暮色的景物?
当你读到这些景物时是一种什么感觉?在这里作者又是一种什么情感呢?请用朗读表达你的理解。(单读)
徙倚欲何依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理想之暮
那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呢?
第2页共4页
他的人生到底经历了什么?
资料链接:作者简介
少有大志
王绩自幼好学,博闻强记。隋开皇二十年(600年),11岁的王绩游历京都长安(今西安),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童仙子”。大业元年(605年),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其进取之志,是入唐后自度不能置身台辅,才渐渐不复有经世之心。三仕三隐
大业元年(605年),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但他生性简傲,不愿在朝供职,求为扬州六合县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遂解去。叹曰:“网罗在天,吾且安之!”乃还乡里。
高祖武德初,朝廷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贞观初,以疾罢。
复调有司,时太乐署史焦革家善酿,绩求为丞,吏部以非流不许,绩固请曰:“有深意。”竟除之。革死,妻送酒不绝,岁余,又死。绩曰:“天不使我酣美酒邪?”弃官去。
(2)理想之暮
由于王绩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的仕途三起三落,在希望-失望-又希望-又失望-再希望-再失望的反反复复中,他的仕途、他的鸿鹄之志、他报国之心终于终于走到了暮色之中,所以他不得不“徙倚欲何依”,他不得不“长歌怀采薇”,纵有再多不愿,再多不甘,可他——无可奈何。
他在诗歌的最后说:“相顾无相识”,他在东皋隐居,真的没有人与他相识吗?这里的相识是简简单单的认识,还是心意相通、互为知己?(齐读)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遍诗歌,且将最后一句重复一遍。
(3)生命之暮
2、同学们,从上面的三起三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王绩写这首诗歌的时候他已经有了很丰富的人生经历,那么他的人生已经走到哪个阶段了呢?
中年,正在走向暮年。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那么正在走向暮年的王绩,他生命还剩下什么?——此刻衰老是生命的唯一归宿。我们再读课文,感悟生命之暮的作者是一种怎样形象?
请用高低音读表达作者的形象。
男: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第3页共4页
女:东皋薄暮望啊,徙倚欲何依。
男: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女:树树皆秋色啊,山山唯落晖。
男: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女:牧人驱犊返啊,猎马带禽归。
男: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女:相顾无相识啊,长歌怀采薇。
男: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女:相顾无相识啊,长歌怀采薇。
从大家的朗读中,我听出了,王绩是充满生命的无力感、没有家人照顾、没有朋友理解、连唯一的理想也惨遭破灭的苦闷、彷徨、孤寂、无所归依的垂垂老者形象。
三、归纳总结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四、拓展延伸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没有人可以和王绩成为高山流水的知音呢?陆游说:“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陈子昂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清照说:“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们说:“”同学们,请认真想一想吧。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它是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传记,单元导读中要求培养学生阅读传记的能力。关于传记,我们需要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读传记,因为传记不像小说可以虚构,具有真实性;为什么喜欢读传记,因为传记不仅真实,而且很生动,具有生动性,真实性和生动性是传记的特点。仔细阅读《美丽的颜色》,我发现这篇传记能体现真实性特点的地方很多,比如传记作者的事迹介绍、别人评价、具体场景的逼真描写等等,这些特点一般传记也有,要把握这篇课文的真实性个性似乎还不够。再细读就发现,作为居里夫人的女儿,大量引用了母亲日记中的文字,让传记对象自己站出来说话,这种真实的感染力是其他传记所没有的,这就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渡荆门送别》湖北省唐思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渡荆门送别》山东省郑文文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渡荆门送别》陕西省李雪莹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渡荆门送别》天津市辛娟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渡荆门送别》重庆市潘敏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甘肃省甘俊祖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河北省徐凤敏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辽宁省宫于莲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辽宁省李婉婷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辽宁省孙颖老师教学设计.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