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课后提示预习课文。2、能正确朗读课文,并适当注意感情。课后正确默写全诗。3、掌握生字的正确拼读,重点字词的解释,学习诗歌的现代文翻译。
4、通过品读重点词句,学习黄鹤楼景色描写的特点,体会崔颢登楼后怅然若失、思念故乡的
情怀。二、
重点和难点
1、抓住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涵义与韵味,能用现代文复述诗歌。2、学会分析诗歌中景物描写与抒发情感的联系。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媒体出示:1、碑刻的黑底白字草书图片。
2、传说:三国时,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
墙壁题诗:驿馆、寺亭等公共场所的墙、柱或悬挂的“诗板”,成为唐代诗人约定俗成的诗歌“发表园地”。唐代诗人也喜欢在名胜古迹发表诗作。崔颢的《黄鹤楼》便是墙壁题诗中流传下来的佳作。课堂讲授:
1、讲述三国时期费祎在黄鹄山修道成仙的传说故事,引发学生兴趣。2、课堂讨论:请同学们讲讲各自了解得中国古代关于仙鹤的传说。3、介绍崔颢在黄鹤楼题诗纪念仙人,引出“黄鹤楼”。媒体出示:1、黄鹤楼的近景、远景实拍图片。
2、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市蛇山(又名黄鹄山),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并称为“四大名楼”。始建于三国时期,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1年重建。课堂讲授:1、指名读课题。
2、介绍黄鹤楼的地理位置,以及与他并列为“四大名楼”的另外三座古楼。
2/4
说明:
看看图、讲故事,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导入本课的教学。介绍黄鹤楼的历史传说以及四大名楼地理简介,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二)整体感知
1、媒体出示:预习要求1)轻声读课文,用喜欢的方法学习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画出
你最喜欢的一句;3)思考你喜欢这句话的原因。2、学生自学。
3、师:和同桌讨论,你最喜欢的那个句子,并告诉他你喜欢的原因。说明:
黄鹤楼每一句在写景、抒情上均非常有韵味,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阅读自主性,思维和兴趣不被束缚。另一方面,从预习检查中,可以看到学生对诗歌理解存在的误区,掌握程度,是接下来引导深入阅读的基础。(三)研读诗文1、学习正确发音
媒体出示:黄鹤楼全篇诗文课堂讲授:
(1)播放黄鹤楼真人朗读flash录音,第二遍让学生跟着录音一句句读。(2)全班整首齐读。2、梳理生字生词
媒体出示:(1)拼写:颢;萋萋。字词解释:昔人、复、悠悠、萋萋、鹦鹉洲、乡关的词义。(学生讲字词解释抄写在课本对应的句子上)(2)《黄鹤楼》的现代文翻译。课堂讲授:
(1)让学生讲两个字的读音拼注一遍。(2)讲解重点字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全诗。(3)指名朗读现代文翻译。说明:
古诗、文言文重点字词的理解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对诗歌做进一步赏析品味的基础。
3、从字到句内容赏析
3/4
A、媒体出示:(1)诗人在诗中运用了“悠悠”、“历历”、“萋萋”三个重叠词,试着写出三个类似的重叠词。
“此地空余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这里两次出现空字,说说他们各自的内涵,起了怎样的作用。
(2)内容赏析:哪一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哪一句是作者对个人愁思
的抒发?试着归纳全诗中这些景物的特点,说说它与诗人抒发感情之间的关系。
课堂讲授:(1)讲解“重叠词”的概念,举例子说明。请一位同学写下自己喜欢的重叠词,并造句。
(2)组织同桌讨论其他的四个问题,每个问题请1-3位同学解答,有异议的同学举
手进行课堂讨论。听完学生的答案后,教师归纳总结。
B、媒体出示:(1)结构梳理:前四句通过传说,表达出诗人感情的低落,视角上由远及近,写景状物虚实结合,一唱三叹。
后四句先描写了繁荣的景致,但烘托的却是冷清的思乡之情,可谓以荣景显伤情。最后两句抒情,传达出了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2)美学探究: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三是声调自然、音节分明的音乐美。
(3)主旨总结: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空荡荡的黄鹤楼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苦闷。抒写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课堂讲授:
带领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学习从结构和美学层面分析和理解《黄鹤楼》,归纳出作者抒发的感情。
(学生讲课件中红色标出的写景、抒情手法抄写在课文上)说明:
崔颢的《黄鹤楼》被誉为七律之首,但这首诗本不符合七律严谨的平仄规范。通过“重叠词”的学习和造句,体会语言的音韵美,之后课堂讨论可以了解学生理解诗歌的思路,评价以引导为主、鼓励为辅,帮助学生课堂上掌握诗人如何运用两个“空”字和三个“黄鹤”创造出一唱三叹的效果,并了解写景、抒情手法的分析。
讨论完毕后,从结构、美学、主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白杨礼赞》重庆市谢昌燕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白杨礼赞》重庆市犹露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白杨礼赞》重庆市余晓兰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安徽省李全宗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安徽省王志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安徽省张维青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江苏省金彩霞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龙江常登山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5 藤野先生》湖南省丁仁礼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5 藤野先生》湖南省彭钦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河北省徐凤敏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辽宁省宫于莲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辽宁省李婉婷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辽宁省孙颖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浙江省陈爽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安徽省范同娟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吉林省齐荣辉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辽宁省丁大伟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辽宁省尉金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天津市冯庆彬老师教学设计.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