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长庆八中李雪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和把握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能力目标:培养鉴赏古诗语言美和意境美的能力;情感目标:体悟作者的豪情壮志和热爱家乡自然山水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领会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教学难点:体悟作者的豪情壮志和热爱家乡自然山水的情感。【教学过程】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一、初读诗歌,说感受
那一年,李白25岁,第一次离开故乡蜀地,人生的征程与壮游从此开始。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录这段旅程的诗歌《渡荆门送别》。(板书课题)
1、介绍荆门山
荆门山:因地势险要,连接今四川、湖北两地,被人们称作“蜀楚咽喉”。
2、对比三峡的山势高俊,水流湍急。荆门山的西北方是三峡,给人的感受是?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
3、那渡过荆门山是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用一两个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提示:豪迈、雄健、壮阔、深情、富有想象等。4、根据学生的感受,朗读全诗。
可以有不同的朗读处理,用最能渲染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的方式演绎《渡荆门送别》。二、想象画面,领略意境
1、再读诗歌,想象画面
苏轼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高明的诗人都是善于营造画面的。(板书诗中有画)
朗读全诗,闭上眼睛回味,诗人为我们呈现了哪些画面?(采用“男生读,女生体会;女生读,男生体会的方式。)2、根据想象,展现画面
这样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呢?(出示幻灯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方法指导: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
①关注诗句中的独特之处(如:角度、感官、色彩、手法等);②加入合理的想象;
③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
①关注诗句中的独特之处(如:角度、感官、色彩、手法等);渡:水路;远、来、外:有动态之感,写出了路途的遥远;荆门、楚国:地点的变换。②加入合理的想象;
地势险要的荆门山,漫长悠远的水路,“我”此时的心情是充满期待的
③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
示例:我看见天险雄秀的荆门山渐渐远去,漫长的水路把我带到了楚地,家乡已经十分遥远,眼前是平阔的江面。我心里充满憧憬,就要去新天地闯荡,迎接我的会是怎样的舞台?
3、仿照示例,呈现画面
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选择一联,展开想象,试着描述此情此景。可以现在书上圈点勾画、做批注。(提醒第三联画面有时间的变化,夜晚我看见……黎明我看见)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三、品味余味,体悟情感
1、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道:“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
能删吗?本诗中的“送别”之意体现在哪里?(回顾李白的送别诗
提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
(1)末句,诗人为什么不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本无感情的故乡水恋恋不舍、一路相送呢?
水怎么能送人呢?(思乡之情)
提示:拟人的写法,赋予了自然江水情感和生命力,流水似乎也变得多情;侧面描写,没有直接写作者的思乡之情,而是通过流水的连绵不断。(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2、诗中还有哪些地方也体现了“送别”之意?
这一份对故乡的多情,并不仅仅在尾联体现,而是贯穿整首诗。从:本意“作”,不妨“顺”或“随”,李白驾船顺着流水来到了荆门,逆水回望,家乡的渡头无影无踪。流水陪伴之意可咀嚼。
随:船在动,山一路跟随着动,一直跟随到荆门山,才与我告别。入:长江一直流入天地的尽头,会一直看着作者奔向前程,而无论李白走多远,故乡的山水都会装在他的心中。
仍:始终,回应上文,说明以上所写之景,皆与“故乡水”有关。明月是江心的明月,云朵是江上的云朵,作者的视野,始终没有离开故乡的水。
怜:喜爱
小结:送别之意串联全诗,愈来愈浓。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我们再次走进一个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一起来读。能尝试背诵吗?
四、拓展阅读,把握诗意
李白曾三渡三峡,每一次都关系着他的前途和命运。同样是写三峡,情感却不尽相同。
拓展一:
我们熟知的《朝发白帝彩云间》,是李白获罪流放时接到大赦的诏书:(出示幻灯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什么样的感情?带着喜悦之情朗读。拓展二:
这是此前一年,流放时李白所写的《上三峡》(出示幻灯片)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上三峡》
什么样的心情?读出煎熬悲伤来。
李白是以生命的激情来面对山水的,他笔下的山水亦融入了强烈浓郁的情感。今天我们透过诗歌的语言,融入自己的想象,通过品读画面,感受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我们的心灵也丰富起来了,这就是诗歌的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白杨礼赞》浙江省郎鑫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白杨礼赞》重庆市敖行英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白杨礼赞》重庆市谢昌燕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白杨礼赞》重庆市犹露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白杨礼赞》重庆市余晓兰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安徽省李全宗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安徽省王志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安徽省张维青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江苏省金彩霞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龙江常登山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渡荆门送别》天津市辛娟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渡荆门送别》重庆市潘敏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甘肃省甘俊祖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河北省徐凤敏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辽宁省宫于莲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辽宁省李婉婷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辽宁省孙颖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浙江省陈爽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安徽省范同娟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吉林省齐荣辉老师教学设计.doc
 
最近下载
- 2023年资料员资格考试题库答案下载.docx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安全与急救(四川警察学院)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 VIP
 - 铁总工电〔2018〕125号普速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docx VIP
 - 煤岩复合体能量传递特性与动力灾害关联性.docx VIP
 - 高血压的危害及有效的降压方法.pptx VIP
 - 生涯发展报告.pdf VIP
 - 数学活动 月历中的奥秘及和为定值的两数积的规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 2026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招聘3人(非事业编)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弱电施工方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