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体味诗歌的内涵,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3、感悟诗人的积极昂扬人生态度和留恋故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体味诗歌的内涵,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难点:感悟诗人的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和留恋故乡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是遇到故人欢喜的遇见;“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与庐山美景的遇见。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有开始就有结束,有遇见就有离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朋友之间依依不舍的离别;“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母亲对儿子牵肠挂肚的离别;“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夫妻之间的离别。
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首《渡荆门送别》作者会遇见什么样的景色,又会经历怎样的离别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二、明课题晓作者
1.明课题
师:“渡”什么意思?乘船渡过水面。“荆门”是哪里?(“荆门”就是荆门山,在湖北。)“送别”,是朋友之间的离别吗?(诗人李白25岁时出蜀远游,家乡的山水送别诗人)
2.晓作者
师:李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大诗人,谁能对他进行简单的介绍?
出示PPT: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绵州人。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这首《渡荆门送别》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师:我们说李白的诗风豪放浪漫,就让我们来从《渡荆门送别》这首诗中去感受。
三、朗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诗歌(提示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提示五言律诗的节奏,PPT出示,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4、指名读,注意停顿得当5、齐读
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部分同学读得富有感情,这说明他们已经感受到了诗歌的内涵。
6.理解诗歌要求:(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的含义和诗歌的内涵,不懂之处小组讨论。(2)说说你在这首诗中看到了什么景象?
明确:首联地点的变化家乡—荆门—楚国看到景象:乘船远游图万里长江图水中映月图天边云霞图故乡送行图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原野。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四、体悟情感
同学们说出这么多美丽的图画,仿佛我们跟诗人一起乘船旅行,在这样开阔缥缈的画面中,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合作探究:请大家自读诗歌,思考诗人心情的变化,并画出表现诗人心情的字句进行赏析。
明确:由喜悦到思乡
1.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楚地游览。“渡远”“来从”两个动词,“荆门”和“楚国”两个地点的变化,使得首联就如同动态的电影镜头,展现船在两岸青山之间,碧绿江水之上顺江而下,来到荆门,即将离开家乡四川,进入湖北,第一次出门显得兴致勃勃。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现这种兴致勃勃。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群山渐渐远去、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原野,长江滚滚远去,流入辽阔的原野。这一幅远景图,仿佛自己就在船上顺流而下,眼前呈现出一幅动态景象。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师:这两句既写出了行程的变化,更生动写出了诗人在重峦叠嶂的三峡中行舟多日之后,进入平原,突见壮阔之景,作者心情会如何呢?(豁然开朗和喜悦)
“随”与“入”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这句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化静为动)
——“入”字用得贴切,长江滚滚而去,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象,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将“随”与“入”改为“伴”与“进”好不好,为什么?
面对这一句要读出诗人见到这种壮阔景象的欣喜。语调上扬,语速稍快,音色清亮。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白天,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颈联两句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飞”与“结”
“飞”“结”两个个动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白杨礼赞》重庆市谢昌燕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白杨礼赞》重庆市犹露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白杨礼赞》重庆市余晓兰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安徽省李全宗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安徽省王志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安徽省张维青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江苏省金彩霞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龙江常登山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5 藤野先生》湖南省丁仁礼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5 藤野先生》湖南省彭钦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渡荆门送别》重庆市潘敏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甘肃省甘俊祖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河北省徐凤敏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辽宁省宫于莲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辽宁省李婉婷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辽宁省孙颖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浙江省陈爽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安徽省范同娟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吉林省齐荣辉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辽宁省丁大伟老师教学设计.doc
 
最近下载
- 2023年资料员资格考试题库答案下载.docx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安全与急救(四川警察学院)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 VIP
 - 铁总工电〔2018〕125号普速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docx VIP
 - 煤岩复合体能量传递特性与动力灾害关联性.docx VIP
 - 高血压的危害及有效的降压方法.pptx VIP
 - 生涯发展报告.pdf VIP
 - 数学活动 月历中的奥秘及和为定值的两数积的规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 2026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招聘3人(非事业编)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弱电施工方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