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贝氏体钢翼轨、 贝氏体钢心轨组合辙岔的试
制生产
一、 概述
辙岔是铁路道岔的关键部件,起着引导列车在线路上交
叉变向的作用。辙岔的发展经历了钢轨拼装组合式、高锰钢
整铸式、贝氏体钢心轨式和全贝氏体钢轨式四个阶段。现在
铁路科研部门开始研制的是贝氏体钢翼轨贝氏体钢心轨组
合辙岔,也就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该组合辙岔心轨翼轨均
采用贝氏体钢制造,使用寿命较贝氏体钢组合辙岔提高 50%
可以达到 3 亿吨以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技术方案
辙岔结构采用铁科院研制的“ V”型燕尾结构组合辙岔
结构。心轨采用贝氏体钢锻造心轨,岔跟轨采用 U75V 钢轨
制造和心轨拼装,可以实施和线路钢轨的同钢种焊接或胶
接;翼轨采用铁科院和鞍钢研制的贝氏体钢轨制造,通过间
隔铁和心轨组合联接,翼轨可以实施和线路钢轨的胶接,实
现道岔区的跨区间无缝线路。
三、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 使用寿命大于 3 亿吨;
2. 贝氏体钢轨性能指标:
轨头部位抗拉强度≥ 1240MPa;
冲击性能 aku ≥70J/cm2(20 ℃)
aku ≥35 J/cm2( -40 ℃) ;
硬度 38~45HRC;
四、产品的试制
“贝氏体钢翼轨贝氏体钢心轨组合辙叉”贝氏体钢翼轨
采用的是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化学研究所研制鞍山钢铁集
团加工生产的钢轨制造而成,贝氏体钢心轨采用的是四川飚
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远大模具材料有限公司制造的
产品。
1. 产品试制工艺流程
叉跟轨:下料→钻孔→淬火→时效→调直→划线、顶弯
→刨切→铣圆弧探伤→检验
合金钢心轨:外购→探伤→检验→与叉跟轨组装→刨切
翼轨:下料→一次回火→钻孔→铣底→顶弯、划线→二
次回火→探伤→铣削→刨切→检验
间隔铁、钢轨垫圈:精密铸造
大六角螺栓紧固件:外购叉跟轨、合金钢心轨、翼轨、
间隔铁、钢轨垫圈、六角螺栓紧固件各部件组装→检验
垫板:下料→调直→钻孔→焊接→调直→打磨→检验叉
跟轨、合金钢心轨、翼轨、间隔铁、钢轨垫圈、六角螺栓紧
固、垫板整体组装→检验→入库
2. 产品试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试制件所用的贝氏体钢心轨是由四川飚升科技有限责
任公司生产提供的,该公司是贝氏体钢心轨的专业生产厂
家,有质量体系认证的质量保证书。
叉跟轨与贝氏体钢心轨的组装:
叉跟轨与贝氏体钢心轨的组装关键在于组装完成后叉
跟轨与贝氏体钢心轨密贴部位间隙不得超过 0.5mm。在试制
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钢轨轨腔尺寸超差导致组装后间
隙过大,为此,课题组经过不断的试验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了解决。
心轨与叉跟轨轨腔断面不符合:心轨跟端与叉跟轨轨
腔下颚接触面处有一加工棱线导致与轨底贴合时形成支点,
此处应改为圆弧过渡,试制时采用角磨机进行了倒圆 R10。
心轨燕尾弯折段,因顶弯产生圆弧过渡段的原因,叉根
轨与心轨贴合面减小, 试制时将顶弯支距控制在 700mm以内,
增加贴合面长度。
心轨燕尾中心弯折点后,轨顶部分为垂直线,而叉跟轨
相应贴合部分轨顶为 1 ∶20 的斜面,所以贴合后外观缝隙较
大。试制时先将叉跟轨轨距线 ( 轨顶侧面 16mm以下 ) 铣削,
保证轨距线处轨头宽 71mm,就可以保证心轨燕尾后端的密
贴。
叉跟轨轨顶贴合面的加工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