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科技行业上海市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考纲
第壹章走近生命科学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1)中国古代生命科学成就:诗经、齐民要术、本草纲目
(2)西方古代生命科学成就:
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生物分类法则”;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1838 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奥地利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遗传的俩个规律和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提出了遗传的第三个规律。
(3)近代和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目前生命科学的研究向着微观和宏观俩个方向同时发展宏观:生态学的兴起,综合探讨个体和群体、生物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微观:1953 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 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分子水平
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1997 年克隆羊“多利”的诞生
1999 年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1990 年开始,参和国:美、英、日、德、法、中六国;我国加入时间 1999 年 9 月,任务 1%,即 3 号染色体 3000 万个碱基对的测序工作。目标:测定人类 DNA 的 20 亿碱基对的序列,识别人类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全部工作于 2003 年完成)
(4)研究方法: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了描述法和比较法,近代和现代主要是实验法
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1)后基因组学:研究内容…
(2)转基因技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
(3)基因治疗:如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关节炎、心血管病、艾滋病等
(4)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重点
(5)脑科学:脑科学三大目标---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我国科学家于 2001 年 10 月加入“人类脑计划”
3、生命科学的概念: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且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4、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学习或生活实践提出疑问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解答疑问新的疑问进壹步探究
第 2 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壹、构成生物体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1.水
1.1 含量:约 70%,是组成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1.2 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4.5%)
1.3 作用:细胞的液体环境;绝大多数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帮助运送物质;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作为溶剂;细胞的组成成分。
1.4 分析课本 18 页表 2-1,结论: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的含水量不同,壹般代谢越旺盛器官含水量越多
分析课本 18 页表 2-2,结论:不同种类生物的含水量不同,含水量多少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有
关
2.无机盐
2.1 存在形式:大多离子状态
2.2 含量:1%
2.3 作用:参和组成生物体内的重要化合物,如 Fe 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Ca 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Mg 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参和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和内环境的稳定。(酸碱度、渗透压)
2.4 缺乏症状:……
二、构成生物体的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维生素
1.糖类
1.1 通式:人们将符合化学通式(CH2O)n 的物质称为糖类
1.2 元素组成:C、H、O
1.3 作用: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
1.4 种类和比较:单糖、双糖和多糖
单糖双糖多糖
动物六碳糖:葡萄糖(细胞内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植)
五碳糖:核糖、脱氧核糖—组成 RNA、DNA 重要成分乳糖肝糖原、肌糖原植物蔗糖
麦芽糖淀粉(植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份)
糖原: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是贮能物质。血糖低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液中的血糖;血糖高时,则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
2.脂质:最常见的脂质——脂肪、磷脂、胆固醇特性: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 2.1 脂肪的元素组成:C、H、O
2.2 脂肪的基本单位:甘油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 C-C,动物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含C=C,植物油)
2.3 脂肪的功能:更好的储能物质(1 克脂肪产能 37.6KJ 是 1 克葡萄糖产能 16.4KJ 的 2 倍多);减少热量散失,维持恒定体温;保护内脏器官,缓冲外界作用力;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2.4 磷脂的功能和结构:是组成细胞膜的结构大分子,由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组成,在
水环境中排
(元素:CHONP)列成微团状或磷脂双层分子膜,且用简图表示(见右图):
2.5 胆固醇:正常人体约含 150 克,主要在神经系统、肝肾肠等内脏和皮肤脂肪内。
2.6 胆固醇的作用: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机体合
文档评论(0)